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可以通过归并田块,开发未利用地等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同时土地整理还可以提高农业综合产出量,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系统还不完善,整理中仍然存在着重绩效、轻生态的错误观念等,阻碍了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提高。而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有利于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吸取优点,改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土地整理的效益。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实施后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对于实施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项目和建立合理的实施评价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相关文献和理论的研究,以遂宁市船山区保升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分析了该项目区的土地整理情况,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地整理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中得出相关启示。研究结论如下:(1)遂宁市船山区保升乡土地整理项目对当地产生了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土地整理改善了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和田间道路的通达度,提高了项目区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复种指数以此带动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增加了农田的水面面积,减少了农田的斑块数量,使得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保升乡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较优,得分为0.8140,其中经济效益较高,分值为0.4715,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低,分值分别为0.2359和0.1065。其原因主要是项目区处于丘陵地区,项目的规划设计不合理,过分强调对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的重视,对土地整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投入不够,农户的参与程度不高,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忽略对土地耕作层的保护。(3)进一步提高土地整理效益,必须加强对农户参与度的重视,加强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加强土地耕作层和植被的保护;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合理安排各项投入,加强项目实施的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