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冷热源一体加载控制失稳变形的焊接工艺技术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一直伴随着焊接过程,既是形成各种焊接缺陷的重要因素,又是造成焊接热应变脆化的根源,直接影响焊接结构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严重时会导致焊接构件失效甚至报废。因此,探明焊接应力变形的形成机理、作用与影响,掌握控制和调整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方法,对于提高焊接结构的制造质量和服役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AH36高强钢薄板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普通对接焊以及在焊枪后施加辅助冷源实现“冷热源一体加载”控制失稳变形的两种焊接情况进行机理研究及对比分析。为改善优化当前的焊接加工工艺,实现船舶结构轻量化的精度制造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针对AH36高强钢平板对接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平板对接试件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所采用的体生热率热源和焊缝“生死”单元的处理可准确的对薄板对接焊进行数值计算。同时可知,横向和纵向残余应力是引起薄板焊接失稳变形的主要驱动力。(2)对焊后施加随焊枪同步移动的不同宽度方向尺寸冷源对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常规焊接作对比分析。在焊枪后施加一个跟随焊枪同步运动的冷源,其作用部位金属的极冷收缩产生强烈的拉伸作用,使得焊缝及近焊缝区金属升温过程产生的纵向压缩塑性应变减小,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纵向拉伸塑性应变增大,焊缝与近焊缝区域的不协调应变减小,纵向残余应力降低。研究表明:受冷源影响,横向应力、纵向应力以及等效应力在高应力区域宽度和应力峰值方面表现为减弱趋势。尤其是当冷源宽度大于焊缝宽度时,板中心纵向残余应力由普通焊接的381MPa,减少至350MPa,横向残余应力由普通焊接的330MPa,减少至15MPa,且整体变形量最小,由普通焊接变形量的4.2mm减小至2.1mm。由此可见冷源宽度方向尺寸较焊缝宽窄关系的研究为干冰出口喷嘴形状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3)在冷源强度一定及上述研究优化出最佳的冷源宽度情况下,对焊后施加随焊枪同步移动的冷源与热源之间不同距离L对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及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控制能力与冷、热源之间的距离L关系密切。当L较小时,焊接变形控制能力较强,当L较大时,焊接变形控制能力较弱,甚至无影响。由此可见,冷、热源之间的距离是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的重要工艺参数,对控制焊接失稳变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让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以及媒体制度化地参与到廉政治理和廉政监督当中,显然符合廉政反腐败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以及“体制外”监督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The instituti
介绍了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现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车辆及紧急事件的情况进行监控,加强小区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家庭人员、车辆等人身财产安全的智能应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小区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论证土地价格与房价的关系,以期进一步认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价格形成机制。首先,基于城市经济理论模型,在开放和单中心城市模型框架下,印证
工业智能化成为各国工业的发展趋势,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工业智能化的重要途径。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技术主要突破点在于对目标智能分类以及定位,现有视觉工业机器人大多基于传统图形处理技术进行简单的工件分类。针对这一情况本系统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目标分类以及定位的主要技术手段、使用图像连通域质心提取以及摄像机空间坐标转换原理作为目标定位的辅助方法,对现有的工业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智能分拣带有
钟敬文教授在97高龄之际,经过长达8年的努力,集全国30多位专业人员之力,终于主编出版了30多万字的高校教材《民俗学概论》,这是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项伟大的学
对搬运机器人的运动进行研究,采用D.H法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对运动学的问题和逆问题进行求解。在Mauab环境下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利用Robot—icsToolbox模块进行运动仿真。
会计和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和学科,但却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工作内容上重复交叉。会计和财务管理在内涵上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两者在企业所处的环境、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上
从地方干部的态度来看,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对县人大进行改革的可行性不大。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可以成为县域治理改革的切入点。
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即存在所谓的“模糊概念”。人们经常使用许多模糊概念和表达模糊概念的模糊词语,为此,美国科学家札德在1965年的一篇名为《模糊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消耗,社会范围内的资源数量不断较少,怎样节省和提升资源、能源利用率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锅炉是能源转化的重要设备,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