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稳杆菌对斑痣悬茧蜂寄生、传菌及寄生选择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协调运用寄生蜂与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害虫提供依据,本文以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 GXW15-4、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和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与粘虫Mythimna separata为材料,测定了短稳杆菌对不同寄主的毒性,开展了寄生蜂对感染不同孢子浓度细菌液及其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寄主幼虫的寄生选择试验,进行了寄生传播细菌的试验,观察了寄生蜂对感染细菌与健康寄主的选择行为,并在室内进行了寄生蜂与短稳杆菌协同防治斜纹夜蛾的试验。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斑痣悬茧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及其传菌作用为评估斑痣悬茧蜂对受短稳杆菌制剂浓度和感染后不同时间等处理的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性,设置3个浓度短稳杆菌液浓度(5.00×107、1.25×107、3.13×106孢子/mL)和5个感染后不同时间(1-5d)处理水平,观察寄生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率。结果表明:寄生蜂对感染病菌的寄主幼虫的寄生率很低(约10%-25%),随感染时间延长存在先上升然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感菌后第2、3天的寄生率高于其他时间。寄生传菌试验将感染病菌后不同时间的斜纹夜蛾和粘虫幼虫分别供寄生蜂寄生,然后提供健康寄主寄生观察是否成功传播,结果表明,寄生蜂寄生感菌寄主后能够传播病菌,而且传播的成功率随感染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本试验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对寄生感染短稳杆菌的寄主幼虫寄生率低,但寄生感菌寄主后可能传播该病菌。2.斑痣悬茧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选择为探明寄生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选择性,首先用室内罩笼模拟野外条件,用非选择和选择性试验比较寄生蜂在感染细菌的寄主和健康寄主之间的寄生选择,包括首次进入寄主斑块次数、选择寄生次数和被寄生寄主数目等。结果表明:非选择条件下,30min内寄生蜂首次进入斑块时间、首次针刺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P=0.76),寄生蜂针刺感菌寄主的次数多于健康寄主,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78);在被寄生幼虫数方面,健康寄主被寄生数大于感菌寄主,两者之间也并无显著差异(P=0.34)。在选择条件下,30min内寄生蜂首次进入斑块时间、首次针刺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P=0.92)。首次选择健康寄主斑块的次数比感菌寄主斑块多,但不存在显著差异(P=0.44),针刺健康寄主的次数多于感菌寄主,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21);然而,健康寄主被寄生数大于感菌寄主,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比较寄生蜂对感染细菌之后不同时间的寄主幼虫的寄生选择试验,将感染病菌后1d分别与其他时间的寄主幼虫同时供寄生蜂寄生,观察寄生蜂的寄生选择,结果表明:寄生蜂偏好感菌第1天的寄主幼虫,在第1天和第3天及第1天和第4天的配对选择之间表现显著差异。3.斑痣悬茧蜂和短稳杆菌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协同控制效应为明确蜂虫比和菌液浓度对寄主死亡率和寄生蜂寄生率的影响,在室内用斑痣悬茧蜂和短稳杆菌同时施于斜纹夜蛾幼虫,设置3个蜂虫比水平(无蜂、蜂虫比1:20和蜂虫比1:10)和3个菌液水平(无菌、菌液浓度5.00×107孢子/mL和1.25×107孢子/mL),观察不同组合处理对寄生率和寄主幼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虫比和菌液浓度不仅单独对寄主幼虫死亡率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还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在同一蜂虫比条件下,寄主的死亡率随着菌液浓度的升高呈现大致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程度因不同浓度表现出差异。蜂虫比对寄生蜂寄生率具有显著影响,在蜂虫比1:10条件下的寄生率显著高于蜂虫比1:20条件下,而菌液浓度对其没有显著影响(P>0.05),两者不存在互作效应。
其他文献
为保证单轨铁路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营,日常的检修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单轨铁路的最大特点不用说就是只有一个轨道,因此,对轨道本身以及轨道所附带的电气设备等的检修、维护、
  以机车牵引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跨座式单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要求,构建以能耗、运行时间为双目标的单轨列车运行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这两个目标进行优化。并以重庆轨道交通2
本文根据碰撞仿真理论,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跨座式单轨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车体及人体碰撞的评价标准,确定车辆碰撞的初速度,模拟车辆与刚性墙正面碰
本论文围绕金、银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无酶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一、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引入金纳米棒(AuNRs)粒子,主要是在不改变活性层厚度的前提下,利用AuNRs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特性所带来的近场增强效应和纳米粒子本身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来提高器件对光的吸收,进而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论文首先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了不同长径比的AuNRs
车辆乘坐舒适性是单轨车辆的一项重要使用性能,对车辆设计人员来说,车辆平稳性是重要表征.基于此,本文首先进行车辆结构分析及拓扑结构分析,利用SIMPACK建立车辆多体动力学模
目的:1.验证Nkx2.1基因在胚胎脑组织正常组和畸形组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中的表达情况。2.通过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确定Nkx2.1基因在小鼠胚胎组织中的时空表达定位。3.初步研究NKX
  随着列车提速的实施,车辆轻量化变得越来越迫切,在车体制造上,铝合金取代钢铁得到了广泛关注.现在,挤压性能和综合性能较好的6005(小日本为6N01)和强度较高的7N01两种轨
会议
重庆市单轨交通三号线信号系统ATP子系统具有各种诊断功能,当检测到故障,就自动的向ATP维护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并对各种故障进行管理.特别是对故障会给列车运行带来障碍的设备,
结合工程项目实际,介绍了基于跨座式单轨交通方式信号系统国产ATP/TD子系统,地面ATP/TD子系统由室内设备、室外轨旁设备构成,安全功能包括列车追踪间隔保护功能、列车位置检测
  由于镁合金的性能优势和我国的资源优势,以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巨大需求,镁合金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钨极氩弧焊(TIG)对AZ31与AZ61镁合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