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特性鉴定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已报道的玉米细菌性病害有13种,多表现为细菌性叶斑症状。本研究分离了国内不同玉米产区玉米细菌性叶斑病的疑似致病菌,通过致病性测定,确定了一株玉米细菌性叶斑病致病菌株。经细菌的常规鉴定与分子鉴定明确了致病菌株为PantoeaananatisSerrano,并根据该菌株的ITS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快速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分离纯化了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57份玉米病叶标本,共筛选到35株细菌。采用多种方法对它们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菌悬液注射接种烟草结果表明,35株菌株中有20株具有毒性;苗期喷雾接种试验表明,从津、京、冀地区天塔8号品种上分离到的菌株TJ-1-1、BJ-3-1、HB-1-1可引起相似的细菌性叶斑病症状,从回接发病的病株上分别分离到了菌株T8-TJ、T8-BJ、T8-HB;细菌悬浮液浸种试验中TJ-1-1、BJ-3-1、HB-1-1也能够引起玉米细菌性叶斑病症状的产生。试验结果表明,三株细菌菌株对玉米均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同时,根据致病性测定结果从玉米品种天塔8号种子中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菌株T8-1。 2.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鞭毛电镜观察,革兰氏染色试验等一系列常规细菌生理生化测试证明TJ-1-1、BJ-3-1、HB-1-1、T8-TJ、T8-BJ、T8-HB、T8-1为同一种细菌-Pantoeaananatis(凤梨泛菌)。 3.选用16SrDNA通用引物16sF(5-ATTGAACGCTGGCGGCAGGCCT-3’)/16sR(TCCCTACGGTTACCTTGTTA-3’)与ITS通用引物L1(5-AGTCGTAACAAGGTAGCCGT-3’)/L2(5-GTGCCAAGGCATCCACC-3’),对从天塔8号罹病玉米种子中分离到的细菌菌株T8-1进行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500bp(16SrDNA)与500bp(ITS)的DNA片段。对T8-1的16SrDNA序列克隆测序后进行BLAST搜索,结果表明T8-1与凤梨泛菌Pantoeaananatis(AF364847)的相似程度最高达98%,可确定为同属同种细菌。分子鉴定结果同病原细菌常规鉴定结果相吻合。 4.本试验扩增并克隆了致病菌株Pantoeaananas的ITS序列(目前尚未有该菌ITS序列的相关报道)。通过对其ITS序列分析,并与其余供试菌株的ITS序列比对,获得了该菌株的特异性引物片段P1作为上游引物,同时设计了一段位于23SrRNA基因保守区的序列P2作为下游引物。GeneBank的BLAST搜索及供试菌株的扩增结果表明:引物对P1/P2对所本试验所分离到的Pantoeaananatis菌株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用于进行该菌的快速检测。
其他文献
茶树早、中、晚芽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江济和(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从1982~1990年止,经9年品系比较试验结果,波毫、黄荆茶、黄山早芽三个品种,其亩产量显著超过标准种(安徽一号、安徽三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6月9日——不仅是国际档案理事会(ICA)成立的纪念日,还是国际档案日。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来自世
农药为士壤和食品中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土壤一旦被农药污染,土壤中的农药就有可能被农作物富集,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研究土壤中农药的残留分布以及对食品中农药
1986-1994年我们进行“大麦核不育的研究”。采用田间试验调查与室内细胞学观察、研究与利用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形态学观察及遗传分析,明确了该不育材料的类型;经细胞学观察,清楚的
陈氏太极拳不但是太极拳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拳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作为陈氏太极拳的最初传承人,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家族在因拳受益的同时,也在一招一式之间影响甚至塑造着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激光消融术在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消融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术的病例.结果:6例病人病灶完
目的:探讨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应用国产载药微球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前及随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
地瓜,又名豆薯、凉薯、沙葛,系豆科植物,原产热带美洲.其块根形状可分扁园形和园锥形两类,如按成熟期又可分早熟种和晚熟种. Sweet potatoes, also known as sweet potato,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目前应用最为成功的杀虫微生物。它具有无污染,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的优点,是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威胁了它的应
目的:讨论西比灵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西比灵)与研究组(予以西比灵+头痛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