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的防治大气污染,需要对其根源进行探究分析,需要清晰的发现其污染来源和它的污染排放特征及对人体所造成的健康风险。因此,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有色行业集中区暨蒙自地区固定源(出大量有色冶炼外还有化工、水泥、钢铁、火电等固定源)和开放源(土壤扬尘、道路尘、城市扬尘)所排放的颗粒物组分特征,建立了固定源和开放源源谱,并对开放源进行了环境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价,对有色冶炼行业集区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及排放清单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研究表明,各种固定源烟气排放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1.79101.89mg/m3和48.31132.89mg/m3,浓度最高的为钢铁,其次是化工、有色冶炼、火电、水泥。有色冶炼相比其他固定源,以下化学组分展现出较高的浓度,如重金属Pb、Cr、As、Cd等高于其他固定源,地壳元素、SO42-、NO3-、OC、EC也表现出较高的浓度水平。有色冶炼是趋于中性,水泥行业呈现出强碱性。火电行业OC/EC的比值在细颗粒物和粗颗粒物中均为最高值。16种多环芳烃中ANT、FL、BaA、BbF、BkF、BaP、IND、DBA和BghiP这几种多环芳烃呈现出较高的浓度水平。中低环、中环和高环多环芳烃在PM2.5中质量浓度的范围分别为7.9521.33μg/m3、5.9916.27μg/m3、14.3339.62μg/m3;在PM10中质量浓度的范围分别为10.9945.90μg/m3、8.3135.83μg/m3、20.0686.96μg/m3。在3类开放源的研究当中,其中地壳元素在土壤扬尘、道路尘、城市扬尘细粗颗粒物的占比分比为15.8324.89%,17.8931.94%,15.417.79%;水溶性离子在土壤扬尘、道路尘、城市扬尘细粗颗粒物的占比分比为22.5524.28%,23.8621.20%,15.1423.53%;痕量元素在土壤扬尘、道路尘、城市扬尘细粗颗粒物的占比分比为6.493.74%,3.602.52%,13.835.62%。碳在土壤扬尘、道路尘、城市扬尘细粗颗粒物的占比分比为3.651.58%,5.921.48%,3.877.33%。土壤扬尘、道路尘和城市扬尘在PM2.5的地壳物质重构结果为24.42%、27.41%、23.19%。在PM10的地壳物质重构结果为41.35%、50.41%、28.97%。在三类开放源中Pb元素均超过极强富集,Zn、As和Cd大都表现为显著富集以上。作为有色冶炼的标识元素Pb、As两类元素富集程度非常高,可能受到有色冶炼集中排放的影响。在对健康风险的研究当中,风险值的排序为手口摄食>皮肤接触>呼吸系统吸入。总体看来,这8种重金属对儿童造成的非致癌风险大于成人。在土壤扬尘中,Pb元素在手口摄食和皮肤接触风险值均高于1,Cd是在PM2.5中儿童群体中风险值高于阈值;在道路尘中,Pb和Cd这两种重金属在儿童年龄段非致癌风险值均高于1,Pb还在PM2.5中成人群体中非致癌风险值高于阈值;其中Pb元素在3种暴露途径下风险值均高于1,Cd是在PM10中成人群体中风险值低于阈值,其余情况其风险值均高于阈值。重金属中As、Cr致癌风险值较高,这两种重金属对人体均会造成致癌风险,接下来是Cd,在城市的细颗粒物中会对人们造成致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