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曲柳最佳种源选择与种源区划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自然分布区内20个种源的生长、种子、生理等性状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探讨了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基础;分析了种源与地点间高生长的交互作用及各种源的稳定性;为各试验点确定了最佳种源;划分了种源区。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源间在种子性状、高生长、根系生长、光合能力等性状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树高、地径、种子性状均受一定的遗传控制。种源与地点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不同种源的生长能力和稳定性有显著的差异。主要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呈经纬双向渐变。种源区具有明显的气候生态特征。将参试的20个种源划分为四个种源区:小兴安岭种源区、完达山脉种源区、张广才岭种源区、长白山种源区。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福建省将乐林场栲类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构建一套基于将乐林场栲类次生林主导功能类型的健康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健康评价。首先根据研究区栲类次生林社会需
以5年生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及7年生杂种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幼树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采用IBA、NAA等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的外源激素处理插穗,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