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威尔逊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理论体系,是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所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是其一生钻研社会生物学的成果的总结,而关于它的争论从其诞生之初一直延续到今天,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广,参与争论的人数之多,在20世纪的科学史上是罕见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威尔逊和他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在打通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鸿沟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尝试。随着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深入和发展,反对者日趋减少,支持者不断增多,威尔逊创始的人类社会生物学研究范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无鉴别地全盘接受它的观点;相反,我们更应该批判地反思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科学基础和应用的限度。本文第一章首先对爱德华·威尔逊其人及其主要思想展开介绍。第一节从威尔逊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学说的诞生、困境和发展,直到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创立威尔逊才最终完善了自己的进化论思想体系。第二节追溯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来源,威尔逊最初是抱着解决达尔文进化论范式下利他主义困境的目的展开其学术研究的。第三节讲述威尔逊从对广义适合度理论的批判中逐渐认识到“文化”在人类进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启发了他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第二章的目的是详细地介绍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理论的具体内容。第一节从威尔逊不赞成“普罗米修斯基因假说”的偶然性入手,紧接着介绍了在威尔逊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体系下对自然界生物的文化分级,从而展开对人类社会进化的研究。第二节详解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所遵循后成法则和人类社会的遗传、传递特征,否定了纯基因传递和纯文化传递的可能性。第三节引证了人类社会唯一可行的传递方式是基因-文化传递。第四节则进一步了说明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系统的运作模式,基因同化和文化基因同化两种模式的往复互动,最终造成了整个后成法则的变化和进化,也就造成了人类的进化。本文的第三章就威尔逊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体系的建立对于人类的意义和其应用展开进一步的讨论。首先,明确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在科学界的地位和作用,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的综合建起了桥梁。然后,运用所学,对该理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着重谈到了种族主义的方面。最后,将对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学习加以应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人类未来必将走出自然母亲的怀抱,但是千万不可以在羽翼未丰之前就失去自然的保护,自取灭亡。
其他文献
赣府厅发[1990]96号 1990年9月29日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关于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报告》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不是一个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村镇建设工作的领导我省三千万人口,二千五百万在农村。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政权巩固、社会安定、反"和平演变"
使人乐享其福的“衣服气候”杨锋你听说过“衣服气候”吗?当你从烈日酷暑的夏季走来,又度过冰天雪地的冬季,你可曾想过,正是“衣服气候”伴随你平安地迈入新的一年。那么,什么是“
上半年,我省工业战线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十三届七中全会、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积极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促
高校青年教师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明天,帮助、引导他们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团队与个人的关系、科研目标与态度的关系、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加速青年教师的职业成熟
益智健身说海带王祥初带为海洋植物,褐藻门,海带科.又名海马街,为多年十大叶褐藻.藻体褐色,扁平呈带状,最长可达7米。海带体为薄壁组织,基部有固着器树状分枝,用以附着海底岩石。柄部短
中老年人心绞痛特点及防治文/薛卫东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症状,主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部分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若不能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可发展为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低氧条件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OPN表达及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并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加白藜芦醇低剂量组(25μM)、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