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槿是北京夏季园林应用的一种重要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状,而且具有较强的耐旱性,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应该广泛应用的好材料。北京市水源紧缺与园林用水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节约园林用水就成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耐旱和耗水量小的木槿品种是有效节约园林用水的措施之一。而且目前北京园林中应用的木槿品种比较单一,若新引进的品种得以推广,就可丰富北京市园林绿化景观。目前,新引进的这7个木槿品种还处于引种评价阶段,未得以广泛的推广应用,进行抗旱性的研究评价为其进一步的园林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对新引进的木槿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木槿品种的抗旱性研究目前还只停留在直观的形态观测和定性的描述上,还没有从生理生化水平上进行研究,缺乏定量的系统性分析。本文以从上海引进的木槿品种的二年生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缓慢干旱法进行模拟干旱试验,对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各木槿品种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指标进行测定,初步研究了不同木槿品种的抗旱性差异以及生理基础,得出以下结果:1、随着干旱胁迫的进行,各品种的枝条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随土壤含水量的不断下降而降低,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丙二醛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升高。各品种的总体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通过对各干旱胁迫处理下光合参数测定和分析得出:木槿光合速率的下降是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处理前期(干旱至第8天),各木槿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减小,气孔导度增大,影响其光合的是气孔限制。干旱处理后期(干旱到16天以后),净光合速率减小,胞间CO2浓度降低,影响其光合的是非气孔限制。整个处理期间,各木槿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一致,缓慢增加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品种H15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品种H6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3、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8个不同木槿品种的抗旱适应性,选取枝条生长量、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7个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值的计算,品种H1、H2、H4、H5、H6、H10、H13、H15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分别为:0.290、0.506、0.395、0.798、0.128、0.598、0.151、0.927,得出其抗旱性强弱的顺序为:H15>H5>H10>H2>H4>H1>H13>H6。4、综合木槿品种的抗旱性和抗寒性(唐伟,2008)的比较评价,筛选出品种H1、H2和H5适于北京地区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