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式扫描用于降低颈椎CT扫描辐射剂量的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进行基础性研究,探讨步进式轴扫与螺旋扫描相比在低辐射剂量扫描和高质量图像重建方面的优势,分析步进式轴扫在颈椎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1、回顾CT的发展过程,讨论各个发展阶段的CT扫描机特点;2、对步进式轴扫和螺旋式扫描的扫描方式进行比较,讨论扫描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差异;3、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重建算法,探讨扫描方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螺旋扫描中,由于螺距的存在产生的重叠扫描和插值重建造成的过扫描,辐射剂量要高于步进式轴扫;检查床的运动和锥形束效应的影响,图像质量要低于相同扫描条件下的步进式轴扫。结论:较低的辐射剂量和较好的图像质量,步进式轴扫在颈椎扫描中具有可行性。第二部分目的:采用步进式扫描方式代替现在流行的螺旋扫描进行颈椎扫描检查,以验证步进式轴扫应用于临床颈椎CT检查的可行性及其降低辐射剂量的能力。方法:选取进行颈椎扫描的被检者80例,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采用步进式扫描:A组为低剂量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00mAs,准直128×0.625,标准重建算法,层厚1mm,层间隔1mm,FOV200mm;B组为常规剂量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50mAs,其他扫描参数同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螺旋扫描:C组为低剂量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00mAs,准直128×0.625,螺距0.993,标准重建算法,层厚1mm,层间隔1mm,FOV200mm;D组为常规剂量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00mAs,其他扫描参数同A组。分别记录各组容积(CTDIvol)、辐射剂量指数(Computed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均传输至PACS系统,由两名及以上高年资医师对所得图像的质量进行双盲法评分(5分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和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的所有图像质量都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且没有需要重新扫描的现象出现。实验组病人所受辐射剂量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实验组A剂量(1.17mSv)低于对照组C(1.33mSv)约12%,实验组B剂量(1.46mSv)低于对照组D(1.69mSv)约14%(p<0.05),实验组A剂量低于对照组D降低约31%;实验组A图像质量与对照组D无差异,实验组A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C(p<0.05),实验组B与对照组D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步进式轴扫应用于颈椎扫描存在可行性,并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临床实验:在同样扫描参数时,步进式扫描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力和噪声都优于螺旋扫描。在相同图像质量下,步进式扫描可以降低大约31%的辐射剂量。
其他文献
<正>在数列{an}中,若an+1=an(n∈N*),则称数列{an}为常数列,即an=a1(常数)(n∈N*).在求某些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若恰当地构造常数列,利用常数列的特性,常能获得简捷的解法.
期刊
近年来,医疗事故屡屡出现,严重侵害了广大患者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疗单位的声誉。2002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立法上对医疗事故
目的了解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11 721株非重复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产业逐渐升级,经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缩减,社会岗位对人才的综合性能力要求日益增高,因此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STEM教育就显得尤为突出。而职业教育作为推
<正>随着能源价格的日益攀升,全球政府、企业和公众也纷纷开始进行"节能减排"的总动员。欧盟国家、澳大利亚积极推动节能灯替代传统白炽灯,汽车巨头丰田公司将混合动力系统作
<正>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且工业企业对融合创新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随着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趋势不断加强,智能制造发展不断深入,美国和德
文章通过反思从中国"南方"、"南岭走廊"到"岭南地区"的民族研究脉络,以及古代中国帝国的空间结构体系中,岭南地区人群及其文化在从中心到边陲流动与定居的历史中呈现出的"居"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现代化改革与建设的不断深入、完善,我国的建筑工程和房屋建设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地区的房屋数量迅猛增加,但是由此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建筑
2004年Geim等在高取向的石墨中,通过机械剥离法发现了具有二维结构的单层石墨烯。过去的十年,石墨烯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各国研究机构和公司都不遗余力的开展石墨烯相关的研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企业单位都借此机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