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法视野下的认罪制度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63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目标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迈入一个全新时期。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开启了刑事速裁程序改革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进程。而刑事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刑事诉讼领域处理认罪案件的重要程序。本文以程序法视野下的认罪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价值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回溯认罪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索认罪制度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借鉴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反思我国当前刑事诉讼领域的认罪制度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制度重构提供有益建议。认罪制度是在程序性主体理论、协商性司法理念和恢复性司法理念等刑事诉讼理念的指导下诞生并不断发展的一项刑事司法制度。程序法视野下的认罪制度以认罪为标准,将刑事案件进行分类从而适用不同的刑事诉讼程序,实现案件的繁简分流,从而构建起一套由控辩协商制度、刑事速裁程序、刑事简易程序、刑事和解制度和普通程序相互协调配合而成的多样化、精细化刑事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是认罪制度所追求的直接价值目标,但是,向效率价值的倾斜并不意味着对公正价值的完全取代,司法公正依然是认罪制度所应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必须守住“底限公正”。通过对认罪制度的理论考察和域外考察,本文主张,认罪制度适用的核心必要条件为被追诉人认罪的自愿性与明智性,而“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能够“排除合理怀疑”这一项,应当是对被追诉人定罪量刑应当达到的证明标准。认罪制度的重构必须坚持认罪自愿性与明智性原则、认罪真实性原则以及司法最终裁决原则。我国当前刑事诉讼领域内的认罪制度内容存在诸多问题,制度体系的重构势在必行。首先,认罪制度的框架体系尚不完备,真正意义上的控辩协商制度尚未建立,简化处理程序具体规则有待改进。对此,应该理清制度重构的思路,将被追诉人有效认罪视为制度核心要素,在认罪制度框架内构建或完善控辩协商制度、刑事速裁程序和刑事简易程序等简化处理程序、刑事和解制度等具体机制,实现认罪制度的体系化。其次,认罪的自愿性与明智性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对此,规范并强化刑事司法机关的告知义务,完善辩方阅卷权和被追诉人获得律师有效帮助权,合理限定被追诉人的认罪反悔机制等。再次,从宽量刑的规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此,结合刑事实体法对量刑情节的规定,构建多层次、阶梯型从宽量刑机制。
其他文献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它能够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多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
煤矿企业内部治安状况因为具有聚众性、突发性强、牵涉面广和影响力大等特点,历来被称为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它事关企业的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共建的大事。做好企业内部安全保卫
研究表明职业成熟度是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清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实证研究的工具、内容及研究趋势,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依据实证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和灵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高中美术教学目标,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教
<正>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之际,为庆祝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创作20周年,该协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20年学术研讨会",于2
会议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林强报道 日前,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互联网+”行动计划。据了解,修订后的行动计划增加了多项内容:一是对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投资项目统一代码
报纸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向互联网型企业转型,“互联网+”在各个行业领域落地开花,然而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IT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转
我国煤炭资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高达75%,煤炭的生产量以及消耗量均为世界第一,如果长期保持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会造成恶劣的环境污染,会极大地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对全国31个地区175所普通高校47000余名2007级大一新生及其中536名大二学生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不高,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还会发生变化;大量专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