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企业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商业化运作手段开展组织运营,进而解决某个社会目的、实现社会价值的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的核心运行理念是组织预期的社会效益,其提供的产品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由于社会企业的多重属性,研究和构建社会企业运行机制有助于深度解析社会企业特点和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建立有效地扶持、鼓励、监督政策,推动社会企业发展。本文总结和归纳国内外学者对社会企业研究的相关理论,对社会企业进行定义,并按照组织社会目标类型将社会企业分为社会补充类、政府补充类和市场补充类三种社会企业。通过组织焦点小组的形式建立了社会企业运行中核心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社会企业家、外部环境、市场、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内部管理五个影响维度,并在每个维度内设置了3个影响指标。结合15个社会企业运行影响指标对21个社会企业案例进行评分编码,归纳社会企业运行中的特点,并以此总结了各类型社会企业的特征和运行问题。通过对社会企业多案例分析和讨论,本研究有以下几点结论:1、社会企业家对于社会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决定性作用,但是综合能力较强的社会企业家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企业发展;2、恶劣的外部环境可以形成积极社会企业市场化机制,进而激励和促进社会企业发展;3、社会企业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4、不同类型的社会企业的运行机制、内部特点以及外部环境压力各不相同,对社会企业相关领域的研究需要进行分类讨论;5、社会企业运行机制受其内外部要素的影响,社会企业运行机制包括社会企业市场化、企业化管理、文化塑造和外部环境影响四个方面,其中外部环境通过社会企业家培育、社会权益反馈、利益契约维持三个方面来影响社会企业运行;6、为了保证社会企业的良好运行,需要建立以激励政策、监督政策、扶持政策、培养政策为基础的网络化、系统化的政策体系。本研究对社会企业的研究做出了以下几点创新:1、根据社会企业的社会宗旨对社会企业进行了全新的分类,为社会企业以后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调查;2、在社会企业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21个国内外社会企业进行了大样本案例研究总结和归纳了社会企业运行的影响因素,并对案例特征进行编码统计,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企业的运行机制;3、针对社会企业运行机制体系、运用政策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社会企业所处政策网络的的公共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