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家兔进行不同程度的放血,观察血液动力学、心功能、生化等指标的变化,在保证重要脏器组织灌注和氧代谢平衡的基础上,选择引起心功能降低至接近生理性代偿极限的失血量;然后对所选失血量的低容量血症家兔进行液体治疗,观察失血和补液过程中的常规血液动力学指标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二者间的相关分析,从而选择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最好的常规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为临床判断心功能状态并指导治疗提供借鉴。方法:1动物放血量的选择健康新西兰雄性家兔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失血20%组(20-BL)、失血25%组(25-BL)、失血30%组(30-BL)。失血组动物分别在30内经股静脉缓慢放血达所需要求。Con只进行操作不给予放血。持续监测Ⅱ导联心电图(ECG)、左室压最大上升与下降速率(+LVdP/dtmax,-LVdP/dtmin)、左室收缩峰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发展压(LVD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记录失血前、失血停止以及失血停止后30min时点从股静脉采血1ml分离血清置于EP管中-20℃保存,以放免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LD)。并在相同时点于股动脉、中心静脉采血,测量血气,计算氧供量(DO2)、氧耗量(VO2)、氧摄取率(ERO2)。实验毕取心脏组织标本,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组织超微结构与病理学变化。2容量变化过程中常规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实验家兔20只,操作完毕后30min,从股静脉匀速释放全身血容量30%的血量,放血时间维持30min。放血完毕即刻,将等失血量的6%羟乙基淀粉(Voluven,HES 130/0.4,批号:SG7556,Fresenius Kabi公司,德国)在等失血时间内从中心静脉回输。持续监测Ⅱ导联ECG、HR、+LVdp/dtmax、CVP、SBP、DBP、MAP。结果:1动物放血量的选择1.1不同程度失血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与失血前比较,各组动物失血停止CVP、MAP呈现明显的血量依赖性下降(P<0.05)。Con、20-BL、25-BL的CVP无显著变化, 30-BL于失血停止下降(P<0.05); 20-BL DBP于失血停止下降(P<0.05),25-BL MAP、DBP于失血停止降低(P<0.05),30-BL于失血停止降低(P<0.05)。失血停止后30min,Con、20-BL、25-BL三组CVP、MAP、DBP、SBP与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 30-BL组仍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表现为,与Con比较,20-BL无显著差异(P>0.05),25-BL、30-BL显著降低(P<0.05)。Con、20-BL、25-BL、30-BL三组HR均于失血停止、失血停止后30min增快(P<0.05)。1.2不同程度失血对心功能的影响失血停止、失血后30min后, Con、20-BL、25-BL三组±LVdp/dtmax、LVDP、LVSP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0-BL的±LVdp/dtmax、LVDP、LVSP明显下降(P<0.05)。Con、20-BL、25-BL各点组间无差异,与以上三组比较,30-BL有显著差异(P<0.05)。1.3不同程度失血对LD的影响Con、20-BL、25-BL与30-BL组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1.4不同程度失血对β2- MG的影响Con各时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n比较,20-BL、25-BL于失血停止升高(P<0.05),失血停止后30min恢复(P>0.05)。30-BL组于失血停止高于Con组、,20-BL、25-BL(P<0.05),失血停止后30min恢复(P>0.05)。1.5不同程度失血对Hct和氧代谢的影响与Con比较,20-BL、25-BL、30-BL动物失血停止Hct分别下降2.5%、3.07%、3.21%。与Con比较,20-BL、25-BL DO2升高(P<0.05),30-BL DO2和VO2升高(P<0.05)。1.6不同程度失血对心脏形态学的影响与Con比较,20-BL、25-BL光镜下表现心肌纤维横纹欠清晰,肌间毛细血管有轻度出血,电镜下表现肌节少部分融合。30-BL光镜下还具有心肌细胞小灶性变性,电镜下还具有核周水肿,少部分线粒体的嵴或膜融合。2容量变化过程中常规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2.1失血过程中各常规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与心功能检测指标dP/dt相关系数r分别为:SBP为0.935±0.036、DBP为0.959±.0195、MAP为0.971±0.021、CVP为0.836±0.011、HR为-0.632±0.023。r间比较:SBP、DBP、MAP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VP、HR与SBP、DBP、MAP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VP与HR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2容量治疗过程中各常规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与心功能检测指标dP/dt相关系数r分别为:SBP为0.868±0.028、DBP为0.857±0.034、MAP为0.892±0.027、CVP为0.843±0.029、HR为-0.627±0.068。r间比较:MAP、DBP、SBP与CVP、HR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间,CVP与HR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间(P<0.05)。2.3相同指标相关系数r失血、容量治疗过程中的比较结果:失血和容量治疗两过程中的MAP、DBP、SB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CVP、HR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常规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SBP、DBP、MAP、CVP、HR与dP/dt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无论失血过程中或容量治疗过程中以动脉MAP、DBP、SBP与dP/dt的相关性最好,评价心功能的可信度最高。2动脉血压的同一指标与dP/dt的相关性在失血和容量治疗过程中不一致,失血过程中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容量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