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虽几经波折,但总体情况是向前发展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一系列大学英语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要求两个方面)在促进了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费时低效”便是最为诟病的问题之一。近些年,社会各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大学英语教育进行了广泛争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英语教育日益成为影响到数以千万计大学生学业、就业以及未来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大学英语何去何从,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语言教育规划是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语言教育的先决条件,规划的好坏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着语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本研究以语言规划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从语言教育规划的视角来检视大学英语教育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所制定的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简要总结成就,重点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实施的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利弊如何?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育的争论深层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发展对策有利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长足发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和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建国后相关部门所制定、颁布并实施的涉及大学英语教育的有关政策,深入剖析政策实施的背景、特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重点探讨大学英语教育规划所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同时简要评析目前有关大学英语教育走向的若干争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将根据语言教育规划理论,提出自己的大学英语教育发展对策。论文共有五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首先讨论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介绍了语言规划、语言教育规划等名词解释及理论框架;第二章评析了我国建国以后颁布的大学英语教育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及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阶段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缺少长期规划及与高中课程的顺利衔接,并未形成连贯科学的体系。其次,政策决策主体单一,我国的大学英语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的一个司,政策制定以及决策执行全部由其负责,政策的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令人担忧。此外大学英语教育评价体系存在负面影响,全国统一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英语教学,使教学围绕考试展开,扼杀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第三章简述了现阶段大学英语的学术界争论焦点并分析争论背后所展现的规划缺失。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阶段存在的较多争议包括英语定位不明确——应视大学英语为教育还是单纯的教学;方向不明确——应继续通识英语教学还是跨越至学术英语教学;学科属性不明确——应视其为独立学科还是单纯的一门课程等方面。第四章提出了促进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建设性对策。论文从语言教育规划层面对今后的大学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设立专门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部门,依托大学资源,借助社会学者的力量及政府的支持,根据社会的需求与反馈来规划大学英语教育并指导大学英语教育工作;二、建立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整体规划中小学及大学英语教学;三、以学术英语作为教学方向,培养英语能力过硬的专业型复合人才;四、优化评价体系,侧重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论文的结论部分对本研究做了简要概括。作者指出,大学英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结合社会各界达成共识,以语言教育规划理论为指导,在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细致的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全面、均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英语教育规划,因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采用纯文本的研究形式,缺少实证研究及数据支撑,但希望本研究能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