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数据为中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近年来呈井喷式的发展,应用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也越来越多,我国是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所以农业是根本,传统农业寻求改变的势头也变得无法阻挡。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智能信息系统,以采集、协作的感知以及处理网络覆盖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将信息发布给观察者为目的,自身有着以数据为中心、自组织和容错性、广播通信和多条路由协议和动态的拓扑结构等特点,能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行星探测、海底侦测、智能交通、机场防侵犯、元首的安全保卫以及精准施肥等各个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在农业上最根本的目的是在对成本最大化节约的前提下,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土壤中有效养分对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不同,土壤PH值也会由差异,这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对在施肥过程中肥料的使用提出了要求,因此,如何用最简单并且有效的办法知道农作物的需要施用肥料的种类和含量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节点部署方案和节点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PH值与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模型,并结合精准施肥系统,对模型进行了应用。根据安阳滑县监测区域的覆盖面和地形选择基于蜂窝网格的节点部署方案和DV-HOP节点定位算法。基于蜂窝网格的节点部署方案将网络的覆盖抽象为圆覆盖问题,相关材料证明当传感器节点与其相邻节点的交点构成正六边形时,传感器节点的有效覆盖面积达到最大,该方案能使监测区域内部署的传感器节点最少的情况下节点还能监测到目标区域的每个地方。DV-HOP节点定位算法是估计出需要定位的节点和锚节点之间的最小跳数,信标节点向邻居其相邻节点传输含有自身信息的数据包,然后需要定位的节点存储的信标节点的信息和距离信标节点的最小跳数,根据公式计算出每跳的距离值,最后再乘以最小跳数就是定位的节点和信标节点的实际距离。构建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模型。在需要监测的目标区域以每户为单位对其所属的土地进行采样,把样本拿回实验室,先按土壤类型进行分类,根据需要测定的不同养分选择相应的化学方法对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测量出样本的PH值,然后把每一种土壤质地依据测定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和PH值在excel中构建回归方程,并计算出相关系数,构建出不同质地土壤的PH值和其有效养分的相关性模型。把模型应用到精准施肥系统中。利用元数据技术,开发基于WebGIS的精准施肥系统,实现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把PH值与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模型应用到系统中,只要得到当地土壤类型和土壤PH值,就可得到各有效养分的含量,输入到精准施肥系统中就会显示出施肥建议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