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这也就注定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历史滚滚向前运动的潮流。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因此,各个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时,都要以一定的发展理念作为其理论支撑,来解决发展实践的过程中所遇到一系列难题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战略的高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的目标努力迈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有一个产生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探索、指导、总结、开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纠正了错误,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成功地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站在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了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重视,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