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发展速度较快,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加速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经营规模和农机工业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对于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也有个“适度”的问题,并不是越大越好,究竟经营的规模多大才是合适的?就此,农业经济界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样地,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情况下,在现有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经营状况、机器性能、管理水平等条件下,农业机械总量是不是多多益善?农机户、农机合作社经营规模多大合适?是否越大越好?是否无止境地扩张?毋庸置疑,农业机械化也有一个“适度”和“合理”规模问题,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考虑规模的有序扩张,对农机化适度规模发展进行理论和实际结合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农机经营规模、农机产品科技含量、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通过对农机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分析,要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拓宽服务领域,使得农机服务组织更快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机械规模经营。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生产一线资料的调查,根据当地实际生产情况制定了农机与农业相结合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作业方案,并对不同机器组合的选配进行了分析,最终制定大、中、小三种机器类型的机组组合以及不同机器组合的主要作业项目等。通过盈亏分析法、机组生产率法对河南省不同机型组合的保本经营面积和技术可承担服务面积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不同机型组合的合理承担面积、适宜规模等数学模型,从而得出河南省典型区域内主要作业内容、作业项目、不同机器组合、农业技术要求等条件下可以承担的作业面积域,为指导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建设规模的科学设定,为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增加多种融资渠道等。解决好农业机械化适度经营规模问题,是保证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对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提升农业机械化效益,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