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3+/Eu3+掺杂含NaGd(WO4)2晶相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熔融-晶化法分别制备了Dy3+,Eu3+单掺和Dy3+-Eu3+双掺含Na Gd(WO4)2晶相的透明玻璃陶瓷。通过对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分析,确定在玻璃陶瓷中析出了Na Gd(WO4)2晶相。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晶粒逐渐增多和长大,在热处理时间较长时,会发生晶粒接触现象;通过对光透过率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光透过率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和透过率曲线分析确定了Dy3+和Eu3+单掺,Dy3+-Eu3+双掺前驱体玻璃的最佳热处理条件分别为560℃/2 h、570℃/2 h和560℃/2 h。利用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讨论了Dy3+、Eu3+不同浓度掺杂时,玻璃陶瓷的发光强度。确定了Dy3+、Eu3+单掺的最佳掺杂百分含量分别为0.8%、0.9%,Dy3+-Eu3+双掺的最佳掺杂百分含量为0.8%-0.8%。Dy3+和Eu3+单掺含Na Gd(WO4)2晶相的玻璃陶瓷分别可以实现白光和红光发射。分别计算了Dy3+、Eu3+单掺和Dy3+-Eu3+双掺玻璃陶瓷样品的荧光寿命。通过分析Dy3+-Eu3+共掺玻璃陶瓷样品的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曲线,发现Dy3+和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并计算了能量传递效率。在一定的条件下,Dy3+-Eu3+共掺玻璃陶瓷可以实现暖白光发射。计算了Dy3+、Eu3+单掺和Dy3+-Eu3+双掺玻璃陶瓷中稀土离子之间的临界距离,并研究了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表明Dy3+/Eu3+掺杂含Na Gd(WO4)2晶相的玻璃陶瓷在W-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其他文献
严禁“大数据杀熟”,App不得强制推送个性化广告,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信息拒绝服务……《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为信息保护加上了一把法律“安全锁”.让我们看图了解一下.
期刊
相对于在真空信道下的空地无线光通信,在大气信道下的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是尤为普遍的。基于大气信道的空间光通信技术在城域网数据扩展、光纤数据备份、应急数据通信、蜂窝式回程通信网络、军事上的数据保密通信、量子数据通信以及“最后一英里”等多个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调制技术是实现其通信稳定的关键技术,直接决定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与鲁棒性。目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由于其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噪声的
为了对搅打稀奶油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以19款市售代表性搅打稀奶油(常温型、冷藏型和冷冻型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乳液的离心乳析率、黏度、粒径和微观结构研究其乳液的质量,通过分析打发时间、起泡率、泄漏率和裱花性能研究其打发性能.结果 显示:常温型产品的离心乳析率为22.17% ~32.68%,显著高于冷藏型产品的离心乳析率(1.36% ~ 13.09%)和冷冻型产品的离心乳析率(2.97% ~ 12.87%);常温型和冷藏型产品的黏度、粒径分布特征接近,呈流动性较好且脂肪球分布较均匀的乳液,而冷冻型产品相
采用Protease M对亚麻籽蛋白进行酶解,制备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亚麻籽蛋白酶解肽,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并合成相应多肽验证其降胆固醇活性.结果 表明,经Protease M对亚麻籽蛋白酶解4h时获得的亚麻籽蛋白酶解肽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最高,为47.57%;继续采用超滤技术将其分离为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等于3 kDa、3~5 kDa、5~ 10 kDa、10 ~ 30 kDa和大于30 kDa 5个组分,发现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等于3 kDa的组分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最高,为71.0%;再经大孔树脂
类可可脂具备与可可脂一致的甘油三酯类型,以单不饱和对称型甘油三酯为主要组成,合理开发类可可脂资源可解决可可脂供不应求的困境,然而目前关于类可可脂的理解、制备和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介绍了具备工业化开发前景的类可可脂资源,论述了在单不饱和对称型甘油三酯体系中缺乏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甘油三酯(POSt)易引发巧克力起霜的机制,指出该问题已成为类可可脂应用的一大瓶颈;进而基于不同的脂质底物,提出酶法酯交换制备富含POSt类可可脂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