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的现象学美学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现象学的角度来开显庄子《逍遥游》中的人生论美学意蕴。《逍遥游》的主题是“游”,探讨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自由地存在。“游”是一种特别的游戏,指“行道”,是人与道合一的一种自由活动。在庄子看来,“道”不仅是宇宙自然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的终极根据。而“游”则是个体有限人生进入无限宇宙大道中的审美方式与审美境界。由此只有“游于道”才能真正走向自由。庄子对“游”即“行道”的开显,是通过逐层否定的方式——即否定日常认知、欲望与技术对人的限制,进而达到与道合一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小大之辩”:意向性世界对日常认知世界的存在论否定。为了达到道的境界,第一步,庄子首先否定了日常认知对人的限制。分为三个层次:(一)无所至极——否定空间的限制;(二)冥灵大椿——否定时间的限制;(三)齐谐志怪——否定语言的限制。第二部分,论述“逍遥之人”:对日常欲望的生存论否定。第二步,庄子否定了日常欲望对人的限制。分为四个层次:(一)圣人无名——否定名利的限制;(二)至人无己——否定私欲的限制;(三)神人无功——否定外物的限制;(四)丧其天下——否定自大的限制。第三部分,论述“无用之用”:对手段与目的技术论否定。第三步,庄子否定了日常技术对人的限制。分为两个层次:(一)拙于用大——否定手段的限制;(二)无所可用——否定目的的限制。第四部分,论述“游于虚无”:与道合一审美境界的游戏论显现。通过否定日常语言、欲望与技术的限制,人终于达到了与道合一的人生审美境界。此一境界具体体现为:(一)游无穷——合于自然;(二)无穷游——否定自我;(三)游于道——身心逍遥。结语部分,论述了庄子游戏说在美学史上的特点与意义。
其他文献
强夯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式,在各种大型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对于强夯加固机理的理解尚不够深入,目前对于强夯的认识多集中于静态参数强夯前后的变化,对于强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若想在步入社会后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具备一定
这是阴云密布的一天。在雅典的街头,萧条的景象随处可见:紧锁的商店大门;大群失业的年轻人坐在宪法广场的四周,眼中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街角处则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正在乞讨的中年人。
随着并购浪潮的兴起以及商誉相关会计准则的深化改革,人们对于商誉巨额减值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谋求转型和资源整合,上市公司不惜支付高代价,而溢价倍数与后期商誉减值的风
目的: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
1概述近年来,电网公司均重视保障各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生产经营管理业务高效运转,以“安全、质量、效率、效益”为导向,全面开启信息通信运行新征程建设,显著提升运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