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树种,应用广泛。生产中需要大量的苗木才能够满足生产栽植的实际需要,但由于基质的缘故,导致育苗无法满足实际栽植的需求,迫切需要研究适宜于华北落叶松育苗的基质配比,以提高育苗效率。本文以华北落叶松苗作为试验材料,以菌棒混合苗圃原土、腐殖质、沙土、蛭石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作为育苗和栽培的基质,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的基质含量及比例,为今后废弃物质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理论或技术支持,对降低育苗成本、提高育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实验按体积比配制成4种育苗基质(T1、T2、T3、T4),以苗圃原土为对照(CK),在营养钵内进行华北落叶松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不同栽培基质,容重方面以CK最高,依次是T4、T3、T2、T1。在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方面,以T1和T2基质为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四种不同的栽培基质,其p H值基本上在7左右;EC值方面,四个处理和对照的EC值在1.3-1.5之间,其中以处理T1的EC值为最高。四种不同栽培基质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比对照要高,并且呈现T1>T2>T3>T4>CK的趋势。(2)四种栽培基质对华北落叶松苗形态指标的影响。经过180天连续观察发现,各处理培育的华北落叶松幼苗的苗高、地径、高径比的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生长期内,T2处理所育华北落叶松幼苗苗高、地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T1处理的高径比最小,其苗木生长最健壮,其次是T2基质;T2处理所育华北落叶松幼苗冠幅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1、T2、T3处理苗木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叶片长度呈现T1>T2>T3>T4>CK的趋势,叶面积呈现T2>T1>T3>T4>CK的趋势,并且四个基质处理的叶面积、针叶长度也均显著高于对照。T1、T2、T3这3个不同基质处理,能够显著的促进华北落叶松幼苗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系直径、根尖数量和比根长。四种不同的栽培基质,对华北落叶松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总根长、比根长两个重要指标)呈现T2>T1>T3>T4>CK的趋势。T2处理所育华北落叶松幼苗苗木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分析四种不同栽培基质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指标可以看出,各混合基质所育华北落叶松幼苗普遍优于对照组,其中以T1和T2处理所育华北落叶松幼苗苗木质量最佳,考虑到成本问题,建议在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中,选育T2基质作为华北落叶松商业育苗基质。
其他文献
<正>近日,位于万安工业园的惟盛年产10 000 t铝合金光伏支架产品项目现场,工人们趁着天晴抢抓工期,一片繁忙景象。截至目前,项目一期1#厂房、3#厂房地梁钢筋模板安装完成50%;综合楼三层楼楼面水泥浇筑完成,预计6月底可封顶。该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竣工投产。
期刊
聚碳酸酯(PC)具有优异的透明、耐热和抗冲击性能等,在移动通信、医疗器械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表面硬度较低和易刮伤。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具有较高表面硬度,并且拥有更优异的透明性能,将其与PC共混制成PC/PMMA合金,有望在保证PC透明性能的前提下,解决其表面硬度低的问题。但PC和PMMA相容性较差,折光指数也存在较大差别,简单共混得到的合金往往不透明。本论文使用酯交换催化
学位
杨树(Populus spp.)是“三北”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提高杨树的抗旱性对该区域林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生物炭浸提液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并提高抗逆性。因此,本研究采用群众杨(P.×popularis‘35-44’)、小叶杨(P.simonii)和84k杨(P.alba×P.glandulosa)盆栽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设计杨树幼苗生长和干旱胁迫下群众杨幼苗生长实验,连续15天随
学位
皂荚是我国新兴发展的特色经济林树种,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给山西皂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本研究聚焦冬季冻害、早晚霜危害等严重影响皂荚生长的气象灾害,提取其中主要的低温环境胁迫因素,采用连续测定与控制试验的方法,通过研究15个皂荚无性系叶片和11个皂荚无性系枝条在低温胁迫下生理活动规律,以及不同砧木类型对皂荚嫁接苗抗寒性的影响,明确了不同皂荚无性
学位
本研究以关帝山林场云杉(Picea asperata)与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天然混交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林分进行干扰强度等级划分,通过对林分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调查,利用灰色关联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林分空间结构中影响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并结合灌草层植物物种的种间关联性,提出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方法及建议。主要研究
学位
为解决平欧榛发展过程中种质资源优势利用不充分,优良品种少,榛苗有效繁育技术缺乏,榛树推广栽培受限的瓶颈问题,本论文研究了位于山西省太谷区种质资源圃中4份平欧榛种质(01号、04号、15号、21号)生长发育期间(果壳硬化前期、果壳硬化期、种仁发育期、种仁充实期、果实成熟期)枝、叶、果各器官表型生长动态、营养物质积累、果实外观经济性状、种仁营养成分并综合性状分析评价。同时研究不同基质(园土、沙:土=1
学位
沙棘是集生态、经济、药用保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重要乡土树种,在我省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沙棘基地化、品种化、规模化栽培,加快推进沙棘产业化发展,需提供大量优良品种优质壮苗。而有性繁殖存在苗期难辨雌雄、难以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等缺点。因此,亟需掌握沙棘的无性繁殖育苗技术,探究无性繁殖的制约因素,解决规模化无性繁殖的技术瓶颈。为此,本文通过对沙棘扦插生根和组织培养成苗各关键环节
学位
当今世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绿色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理念。病虫害的防治成为了农业、林业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昆虫病原真菌的发现与利用,为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新途径。已有研究表明,白僵菌作为一种广谱性虫生真菌,在农林害虫的防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天然罹病的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僵虫分离提纯菌株Dbx-1,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
学位
土壤中氮的增加将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利用和循环产生重大影响。采用氮添加试验和定点取样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掌握特定地区主要森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氮添加的响应,有助于深化森林生态系统氮磷养分利用模式的认识。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林是中国北方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山地针叶林的典型森林类型。本研究以中条山林区3个龄级(Ⅲ、Ⅳ、Ⅴ)油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5个氮添加梯度(CK
学位
金属软磁粉芯是电子元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其中,Fe-6.5 wt.%Si磁粉芯由于具备优良的直流偏置特性、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磁致伸缩系数和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光伏发电、储能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然而Fe-6.5 wt.%Si磁粉芯拥有相对较高的功率损耗,同时其较强的室温脆性使得Fe-6.5 wt.%Si磁粉芯的密度和磁导率也处于较低水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本文将具有独特性能的磁性纳米颗粒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