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30a靶向EYA2基因对肺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中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常见的一种组织学类型,约占肺癌的80%左右,五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目前对NSCLC的分子发病机制还知之甚少,还有待于更多的研究。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微调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iR-30a可作为一个抑癌基因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在少数几种肿瘤细胞中还发现具有癌基因的特征。EYA2是eyes absent(EYA)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已报导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和转化过程。然而,niR-30a和EYA2在NSCLC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清楚。本文通过Targetscan和miRanda预测,EYA2很可能是miR-30a作用的一个靶点;进一步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EYA2在NSCLC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检测,发现EYA2仅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对niR-30a在肺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miR-30a在肺腺癌A549细胞和14例石蜡包埋的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以及在A549细胞和BEAS-2B细胞中转染miR-30a mimic和inhibitor验证了miR-30a直接作用于EYA2mRNA3’ UTR而抑制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wound-healing assay)、 MTS细胞活力检测、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及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对miR-30a靶向EYA2是否能够影响A549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表型做了初步评估,结果发现miR-30a过表达抑制了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对增殖和周期进程无影响,而EYA2siRNA对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和周期进程都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了niR-30a能够靶向调控肺腺癌A549细胞中EYA2蛋白的表达水平,且这种调控关系很可能与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对增殖和周期进程无影响。
其他文献
公元1126年,即北宋靖康元年,金兵仅以4万人南下攻宋,次年4月,东京陷落,北宋从此告亡。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过去在我的印象中,“靖康之变”是军队溃不成军,州县弃城而逃。然
期刊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中的主要副产物,产量巨大。由于转化和利用技术有限,大多被直接燃烧或废弃不用,如何充分利用蔗渣一直困扰相关行业工作者。而酶制剂可以增加蔗渣附加值,扩大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利用正电子发射型核素独特衰变特性的核成像技术。不同于反映组织解剖信息的传统医学成像技术,PET可以从分
研究目的1.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降低低血糖高风险新生儿低血糖及临界低血糖发生率、血糖值恢复时间及恢复效果的影响。2.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升高并维持新生儿体温与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关系。3.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减少添加配方奶,预防过敏性疾病风险的效果。4.通过本研究探讨制定出对低血糖高风险新生儿有效的早期综合干预措施,并推广应用于临床。研究方法1.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分工协作日趋明显,人才资源的竞争逐渐加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各类人才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国内地方政府也逐渐开始意识到,人才引进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推动城市进步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招。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才强国”作为国家战略之一后,国内地方政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才引进浪潮,在国内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浪潮中,由于各地政策
大渡河金川石家沟在1982年端午节及1992年9月28日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冲毁金川农场及沟口铁路桥,造成2人死亡。通过对该沟泥石流调查发现,该沟具备形成泥石流的地形
《汽车涂装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涂装相关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改革,通过设置真实的事故车涂装
目的:穴位埋线结合麦粒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研究及与电针结合麦粒灸功效对比,为治疗寒湿型腰痛提供参考。方法:纳入于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当代选举制度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整个人类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且一个国家或地
针对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存在的种质资源缺乏有效鉴定、育种效率及品质不高等问题,本研究通过SSR标记对鲜食玉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进行类群划分,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为鲜食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培育品质优良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从玉米公共数据库MaizeGDB(https://www.maizegdb.org)中共下载84对SSR引物,通过初步筛选得到50对具有稳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