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m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引发了癌症治疗的一场革命,其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肾细胞癌等多个癌肿中显示了持久而显著的抗肿瘤疗效,有些患者甚至获得了临床治愈,彻底改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格局。虽然ICIs为一部分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但同时也发生了一些独特的不良事件,我们称之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associated pneumonia,CIP)是一种严重的irAEs,是ICIs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CIP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目前CIP已经成为ICIs广泛应用的巨大阻碍,因此充分掌握CIP的临床特点及寻找能够预测CIP发生的生物标志物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185例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IP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探索CI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资料和方法本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85例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通过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一般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如外周血细胞计数、常规生化指标)与CIP之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探讨发生CIP的患者与未发生CIP的患者以及不同CIP分级患者之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最后通过COX回归分析探讨患者PFS及OS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5例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CIP组与非CIP组除了在基线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一般临床特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IP的临床特点:CIP的发生率是17.8%(33/185例),其中CIP患者中60.6%(20/33 例)发生了 1-2 级 CIP,39.4%(13/33 例)发生了 3-4 级 CIP。CIP的中位发生时间是初次接受ICIs治疗后71天(范围3-438天),此外与1-2级CIP相比,3-4级CIP发生更早(32天vs 107天,P=0.053),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P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呼吸困难最常见(81.8%,27/33例)。3.CIP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基线存在ILD(OR:3.348,95%CI:0.897-12.500,P= 0.072)有增加 CIP 发生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高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eosinophil count,AEC)(OR=7.165,95%CI:1.577-32.556,P=0.011)和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OR=0.866,95%CI:0.793-0.947,P=0.002)是 CI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生存分析:4.1 未发生CIP的患者与发生CIP的患者PFS及OS的比较:与未发生CIP的患者相比,CIP患者的PFS(3.93个月vs7.30个月,P<0.001)及OS(5.43个月vs 20.57个月,P<0.001)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 不同级别CIP患者的PFS及OS 比较:与1-2级CIP患者相比,3-4级CIP 患者 PFS(1.73 个月vs 4.70 个月,P=0.002)及 OS(3.03 个月vs 9.83 个月,P<0.001)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生存期的影响因素:ECOG评分≥2分、ILD、肺鳞癌及所有级别的CIP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COG≥2分及所有级别的CIP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与临床试验相比,真实世界中CIP的发生率较高。2.基线存在ILD有增加CIP发生风险的趋势,基线高AEC及低ALB水平是CI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CIP与不良预后相关,且CIP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探讨鼻黏膜组织重塑相关因子果蝇无翅/整合素1(wingless/integrated 1,Wnt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esis kinase-3 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三者在鼻腔鼻窦黏膜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
学位
目的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男性,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发音困难。早期发现尚可行保留喉功能的喉部分切除手术,晚期只能行全喉手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终末期只能选择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方式,死亡率较高。因此,提高LSCC预后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早期筛查,但目前尚无能够准确诊断LSC
学位
背景喉癌(laryngeal carcinoma,LC)是来源于喉部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上呼吸道和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基于喉部的解剖结构,可将喉癌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其中,声门上型喉癌的预后相对较差,其原因是声门上型喉癌在疾病初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被忽略,通常表现为咽喉部不适、咽喉痛、咽异物感等。再则声门上型喉癌具备广泛的粘膜下淋巴管网,存在较强淋巴结转移倾向,其淋巴结转移率位居各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构建可以预测复发概率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和临床获益。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建立的SEER(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科数据
学位
一种新型三维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BTC)4(均三苯甲酸:BTC=benzene-1,3,5-tricarboxylic acid)通过水热方法合成,并采用二次生长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有机框架/多孔氧化铝复合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量分析探究了复合膜的稳定性,最后测试了该复合膜对CO2/CH4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金属有机框架/多孔氧化铝复合膜对CO2/CH4的选
期刊
目的定量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小梁网色素的改变,并分析术后前房角开放角度、拱高和眼压的变化。方法本实验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并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行有晶状体眼屈光性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80例(80眼)中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使用裂隙灯图像系统与前房角镜对患者右眼颞侧、鼻侧、上方和下方小梁
学位
背景和目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是一种少见,具有较强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纵隔及少量的骨髓受累,根据WHO分类标准,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T细胞表型(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被归为同一类疾病,称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cell lym
学位
目的:下咽癌是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多为鳞状细胞癌。下咽鳞状细胞癌具有发生位置隐蔽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的特点,确诊时常属于晚期。现常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的TNM分期系统进行下咽癌的临床评估,但其并未纳入年龄、性别、治疗顺序等个体化预后影响因素。该研究借助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创立的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
学位
本选题来源于“新西兰语境下的隐喻和新冠疫情: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初探”学术讲座英汉交传及译后反思。2020年10月23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迈克尔·巴洛通过zoom平台开办了此次讲座。为了帮助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语言学专业的师生更好地理解讲座内容,本人根据一位参加过研讨会直播的听众提供的讲座录音,为他们提供英汉交传服务。之后笔者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录音,将全程翻译录音转写为文本,并在分析和总结基础上,完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消化道肿瘤中排名第一。CRC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且异质性强,多数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研究表明体系POLE突变与CRC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对于指导Ⅱ期CRC辅助治疗、早期和晚期CRC免疫治疗及预测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核酸外切酶结构域突变(exonuclease domain mutatio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