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蒌承气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证候变化及IL-6的影响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angsh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观察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我们对35例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现代医学研究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验证星萎承气汤的临床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水平,探寻星萎承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机制,为以星蒌承气汤为主方的化痰通腑法特色治则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5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11例。治疗组患者服星篓承气汤;对照组给予口服杜密克或开塞露纳肛处理,疗程为3-7天。期间依据病情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予对症处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评分、痰热腑实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侯积分、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积分、痰热腑实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清IL-6水平均有变化。2组中医症状对比,总体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55.5%。治疗组患者证候要素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急性期常见内风证、内火证、痰湿证、血瘀证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证候要素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内风证、内火证、痰湿证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但血瘀证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腑实证候评分2组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自身对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IL-6水平均升高,对照组升高幅度较大,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为样本量小所致。结论:缺血性中风发病早期多风、火、痰、瘀四种证候要素并见,伴明显西医神经功能缺损,血清IL-6水平也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IL-6水平在中风病急性期始终高于正常水平,化痰通腑治疗能减小IL-6升高幅度。给予中药化痰通腑治疗后,风、火、痰、瘀等证候评分明显下降,中医症状改善上总体疗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再次证明星萎承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疗效确切。然而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机制仍有待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物流网络的相关理论和商品车物流在国内的产生、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多客户和提高商品车物流公司间协作,完善物流网络服务的发展策略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CCNG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过量表达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头颈科2003-2008年手术
对中小学课业负担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与评价,是落实减负政策的基本前提。本文基于中外相关文献,侧重从学校层面整合出一个概念框架,用以审视和分析那些对学生课业负担状况有
日本保险业的发展概况○沈思玮俞自由一、日本保险市场的历史演化日本明治维新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根据1859年的港口通商条约,设立海关,与外国通商,随之,外国保险公司于1861年在日本开业。
在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海拔约4千米的地方,有世界上最大的盐沼――大盐湖(Salarde Uyuni)。但是,除了人眼所见的梦幻般景色,它还有更多的意义。流淌在表面下的 About 4 kilom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靳三针配合药物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索临床更有效的抑郁症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正>人的脊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由24个活动的椎骨和固定的骶尾骨组成。从第2、3颈椎之间一直到第5腰椎及第1骶椎之间均有椎间盘,周围还有很多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了一
会议
目的:本课题研究穴位埋线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MAPK通道的影响,通过观察雌激素水平、骨密度、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探讨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的MA
目的:1.观察八味抗纤方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2.观察八味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四氯化碳橄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安慰对照研究,评价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患者由广东省中医院招募,纳入180例失眠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