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杂家”性质再认识——以《吕氏春秋》与儒家关系研究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411574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书·艺文志》将《吕氏春秋》著录于子部杂家类,前代学者曾针对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的特点对《吕氏春秋》与先秦百家诸子的关系展开研究,归纳起来有三种结论:一,认为吕书是杂家即折衷调和的杂合拼凑;二,吕书是杂家但主导思想倾向于一二家,诸如道家说、儒家说、墨家说等;三,认为吕书是杂家乃兼容并包、自成一家之言。《吕氏春秋》综合各家思想,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到底上述三种结论那个比较科学,就要比较全面地看看《吕氏春秋》对先秦各家思想的取舍,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异同。本文立足个案研究,意在以点带面,通过《吕氏春秋》与儒家经典文本的对读比较研究,考察《吕氏春秋》对儒家思想吸纳了什么,吸纳中是否同时借鉴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加以补充和改造,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对《吕氏春秋》的杂家性质作进一步探讨。 论文主体部分分三章节,第一章《吕氏春秋》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吸纳和改造,从德治观念、民本思想、正名思想、重贤思想四个层面来论述;第二章《吕氏春秋》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吸纳和改造,从孝道思想、伦理概念(仁、义、礼、忠、信)、个人修为三个层面来论述;第三章《吕氏春秋》对儒家音乐、教育理论的吸纳和改进,从音乐思想(分音乐缘起、音乐本质、儒家的“礼乐”论与《吕氏春秋》的“和乐”论三个方面来说明)和教育思想两个方面来论述。 《吕氏春秋》对儒家思想的吸纳并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其在借鉴儒家相关理论的同时,或利用了其他学派的学说加以补充,或进行理论的创新发展,从而进行了自己的理论建构。它里面的儒家思想史料虽有儒家思想的影子,但不能直接就等同于儒家的思想,他们是《吕氏春秋》整体理论大厦里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吕氏春秋》“儒家论”的个性特色。
其他文献
卢纶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是大历时期的重要诗人,也是大历诗风的重要代表,他交游广阔,创作丰富,留下了许多有关交游的诗歌作品,在大历诗人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卢纶的交游情
采用大涡模拟结合FW-H方程的混合方法对低叶尖马赫数开式叶轮流场和气动噪声进行全尺寸模拟,并对此类开式叶轮气动声源特性进行研究。声压级在空间和频域上的分布表明:此类开
期刊
@@
通过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UTCHEM-6.0在岩心实验数据历史拟合中的运用,研究了化学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段塞足够大时,聚合物注入时机对最终采收率影响不大.原始含油
食品关系着13亿人口的健康,食品安全成了两会代表的焦点论题。肉类工业作为食品中的一大项,近年来问题突出,对此,作为肉类研究专家冯平委员认为,要保证肉品安全,必须有法律保
本届会议于2009年5月11日至15日在德国美因河畔之法兰克福市召开。会议主题———再生资源与能量服务的化学与生物技术。现将有关分析的部分简介如下。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组
根据渗流力学原理 ,利用试油产量与压差之间的关系式 ,分析了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几个开发区块的产能资料 ,建立了试油产能和油井稳定产能的定量关系 ,二者为线性 .并用所得
利用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和势叠加原理等渗流理论 ,对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布井的五点法矩形井网进行了理论研究 .推导出了矩形井网条件下水平井的产能公式 ,并给出了水平井长度与
通过实验研究了聚丙稀酰胺 (HPAM)溶液在渗流过程的流变行为及其流变参数沿渗流方向的变化 ,建立了描述HPAM溶液流变参数沿渗流方向的变化规律的基本模型 ;探讨了HPAM溶液在
一般而言,迁徙的族裔都必须面对双重文化的难题,因为其母体文化基因的潜在作用使他们在异质文化的语境中,无法从根本上超越原有文化的成规。于是在与异质文化碰撞与遭遇时,沉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