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顶空分析法对植物挥发物测定的影响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是分子量在100~200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如烃类、醇类、酮类、有机酸、含氮化合物以及有机硫等。它们大多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在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昆虫之间的相互联系中担当着传递信息的重要角色。因此,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定性定量研究是化学生态学研究的前提。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人们发现不同的采集方法直接影响到挥发物的种类和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给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不确定性,甚至误导。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本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在挥发物研究中常用的吸附-热脱附、吸附-溶剂洗脱和固相微萃取(SPME)3种顶空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8种萜烯化合物(α-蒎烯、β-蒎烯、α-萜品烯、柠檬烯、水芹烯、石竹烯、3-蒈烯和月桂烯)做混合物标样,比较5种吸附剂(Porapak-Q、Tenax-GR、Tenax-TA、GDX-102和GDX-101)的吸附和脱附能力和4种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和石油醚)对Porapak-Q的洗脱能力,力求为挥发物研究筛选出一种相对可靠、准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8种混合萜烯标样在5种常用吸附剂中穿透体积的大小顺序为Porapak-Q>Tenax-GR、Tenax-TA>GDX-102>GDX-101;选用的2种国产吸附吸附性能明显低于进口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选用正己烷、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石油醚4种溶剂分别洗脱被Porapak-Q吸附的萜烯类化合物,其中石油醚对萜烯类化合物的洗脱效果最好,其次是正己烷和二氯甲烷,四氯化碳对萜烯类化合物的洗脱效果最差。在经过一次脱附以后,五种吸附剂中都有α-蒎烯、β-蒎烯、α-萜品烯、柠檬烯、水芹烯、3-蒈烯、石竹烯7种物质的残留,从各物质的剩余量来看,热脱附效果由好到坏为:Tenax-TA>Tenax-GR>GDX-102>GDX-101>Porapak-Q。对萜烯标样和3种针叶植物挥发物的采集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固相微萃取法是针叶植物中萜烯类挥发物定性的最佳方法,而定量分析的最佳方法为吸附-溶剂洗脱法,吸附-热脱附法因采样时间较短,更适合测定植物挥发物的时序变化。
其他文献
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有效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的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如何管理主次用户共信道传输所导致的严重干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干扰对齐技术能够分离干扰子
本研究致力于磷酸修饰中空介孔硅球(PHMS)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痕量锑(Ⅲ)的吸附去除试验研究。其研究路线为:采用软硬模板法,将葡萄糖隔氧水热法合成的大粒径单分散碳微球(CS)作
导引头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捕获、跟踪、定位和稳定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导引头伺服机构用于为光电探测器提供惯性稳定的物理平台,是导引头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基于视频图像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开始在军事制导、视觉导航、智能监控、医疗诊断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局部描述算子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目
当前,对于舰船声振响应最常用的两类方法分别是确定性方法和统计性方法。但是对于复杂组合结构在较宽频段内的振动声辐射响应,简单地使用低频有限元法、边界元法或高频统计能
在组合数学中,Catalan数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各种计数问题中的重要序列.就Catalan数的性质而言,人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积分表示,递归关系式,连分式,格路表示,对应
视频图像解析中心是实现公安机关海量视频图像数据价值挖掘与深度应用的基石。探讨了公安视频图像解析中心(以下简称"解析中心")的整体建设思路、内部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
目的:对比皮内针与常规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疗效,为慢性疲劳综合症提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本课题挑选了 66例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前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患者,其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有33例。在治疗方案选择上,治疗组使用“皮内针”来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来治疗,而评价指标采用了疲劳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以此
目的:对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就其可行性进行报告分析。方法:选取茂名市10所医院为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进行联网,对
随着我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的人性化和景观的观赏性。这其中,居住区外部景观绿地与人们的居住空间相结合而存在,是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类型,十分重要。而在居住区景观植物空间设计中,主要在于对植物空间尺度的把握,但其设计的标准却是比较模糊的概念。设计师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一般基于自身经验,当认知出现偏差时,设计出的植物空间就不能准确地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此时,我们对植物空间尺度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