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背景
贫困作为世界性的难题一直困扰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然而,各国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决策者们从来没有放弃寻找消除贫困的有效手段,希望最大程度的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低收入人群。如此,小额信贷作为一项全新的金融制度安排应运而生了。它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70 年代,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经济收入和福利状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联合国会员大会将2005 年指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小额信贷;小额信贷机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诺斯博士亦因在小额信贷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2006 年和平奖。不难看出,小额信贷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理论界和实践家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小额信贷实践起始于上世纪90 年代,重点探索了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并在短短十几年间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在国内,理论界对于小额信贷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旨在给出一个清晰的小额信贷作为金融创新的制度安排特点,并在吸收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给出部分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逻辑架构本文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文章的前半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小额信贷的基本理论和核心作用机制,介绍了小额信贷在制度安排上的特点。文章的后半部分为实践部分,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介绍国外小额信贷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小额信贷的现状做出评价并给出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小额信贷的含义和特点,之后引出小额信贷消除贫困和改善穷人福利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最后给出衡量小额信贷作用的指标。第二章是文章的理论核心部分,着重阐明小额信贷的核心机制,首先运用模型分析了团体贷款机制和动态激励机制的作用,之后介绍了分期还款机制和担保替代机制。第三章意在通过全面介绍小额信贷的国际实践指出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首先运用数据分析了小额信贷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概况,之后重点介绍了四种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最后点明商业化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是大势所趋并给出小额信贷商业化的两种途径。第四章是文章实践部分的落脚点,首先介绍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其次对我国小额信贷的现状做出评价,最后针对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三、主要观点及结论1.理论研究和各国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可以提高贫困人群的经济收入以及改善其福利状况。但是小额信贷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及人群,其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在某些地区、针对某些人群,直接的政府扶贫比小额信贷更加有效和必要。
2.商业化可持续的制度性小额信贷是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小额信贷可分为福利性小额信贷和制度性小额信贷两种。两种小额信贷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可持续性的关注程度不同,制度性小额信贷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机构自身可持续性的考虑上。如今,为了能够持久地为贫困服务,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机构都在推广制度性小额信贷,即存在着福利性小额信贷向制度性小额信贷转换的趋势。
3.小额信贷的衡量指标可分为覆盖面和持续性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静态来看商业性较重的制度性小额信贷可能在注重可持续性的同时,没有很好的履行社会职能、扩大覆盖面。但是,动态来看,小额信贷的商业化是大势所趋,制度性小额信贷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可以不断扩展客户、更深入的锁定贫困人口目标客户,从而使小额信贷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
4.为保证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制度性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高于一般商业贷款的利率。这主要是由于小额信贷的成本高于一般商业性贷款,且低利率不利于小额信贷达到目标客户。
5.小额信贷在制度上的创新保证了小额信贷作为一项金融服务是可持续的。其中,最重要的几项制度创新分别为团体贷款机制、动态激励机制、分期还款机制和担保替代机制。
6.小额信贷的发展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覆盖面和可持续性各不相同。
目前比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主要包括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模式、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村行系统(BRI-UD)模式、乌干达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FINCA)的村银行模式和批发机构模式。
7.我国小额信贷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小额信贷体系。我国的小额信贷可分为非政府组织、政府等非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信贷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各商业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信贷。目前的小额信贷存在着不少问题,尤以可持续性不强为主。我国亟需建立起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以更好地为贫困人口服务。
四、创新与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目前关于小额信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本文在借鉴前人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狭义的小额信贷和广义的小额信贷两种定义,并指出广义的小额信贷由于其全面的服务和综合的能力代表着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
2.本文构造了小额信贷的信贷分配曲线,并创造性地用以解释福利性小额信贷和制度性小额信贷在覆盖面上的不同特点。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由于我国的小额信贷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比较缺乏,本人又未能通过实地考察取得第一手数据,所以没有对小额信贷的作用做出实证检验。
2.由于作者的实践经验匮乏,论文的政策建议部分可能难有较强的实践意义,这一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加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