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热牙胶充填辅以口外微波治疗窦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采用四组不同方式治疗窦型根尖周炎,比较每组窦型根尖周炎的窦道消退、就诊次数、牙胶尖带出率以及根管恰填率情况,观察三个月治疗效果的差异,为临床窦型根尖周炎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窦型根尖周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配到C、G、CW、GW四组,每组20颗患牙,C组采用传统热牙胶充填,G组采用改良热牙胶充填,CW组采用传统热牙胶充填+口外微波,GW组采用改良热牙胶充填+口外微波。以下患者不纳入实验范围内:根管口未发育完成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者;有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或者精神疾病影响操作者。初诊时通过临床检查以及X线辅助检查确诊为窦型根尖周炎的患者,开髓,拔髓,疏通根管,再用M3Pro机用镍钛器械配合17%EDTA凝胶预备根管完成,每次更换根管锉之前用2%洗必泰溶液与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干燥根管,封氢氧化钙糊剂,暂封膏暂封,CW、GW两组采用MTC-3多功能微波手术器(25W)照射15分钟,并约患者一周后复诊。复诊时,采用Blanscet m L等[1]制订的窦道消退标准评定并记录四组患者窦道消退情况,若窦道消退或好转且无临床症状,则C组:选取与根管预备完成锉一致的牙胶尖为主尖,调整主尖,拍摄X线试尖片,采用传统热牙胶充填法充填;G组:选取与根管预备完成锉相同型号的04锥度牙胶尖为主尖,调整主尖,拍摄X线试尖片,采用改良热牙胶充填;CW组:操作与C组一致,根管充填完要辅以口外微波(25W)照射15分钟;GW组:操作与G组一致,根管充填完辅以口外微波(25W)照射15分钟;根管充填过程中记录每组主牙胶尖的带出率,根管充填完成后,垫底,树脂或全冠修复,四组均拍摄根管充填完成片,观察并记录根管恰填率,约三个月之后复诊。若窦道未好转,继续换药,约一周后复诊,待窦道消退或好转且无症状后再行充填。最后将实验过程中窦道消退、根管充填过程中牙胶尖带出率、根管恰填率以及根管充填3个月后临床效果进行汇总,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一周复诊时窦道消退及就诊次数方面,传统热牙胶充填法(C组)、改良热牙胶充填法(G组)、传统热牙胶充填法+口外微波(CW)、改良热牙胶充填法+口外微波(GW)组)四组窦道消退率分别为70%、75%、90%、95%,就诊次数分别为2.95±0.36、2.75±0.64、2.1±0.42、2.05±0.59,CW组和GW组在窦道消退及就诊次数明显优于C、G两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W、GW两组之间以及C、G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根管充填时牙胶尖的带出率以及根管恰填率方面,四组的牙胶尖带出率分别为23.53%、5.6%、22.86%、2.94%,恰填率分别为73.53%、91.67%、71.42%、94.12%,C、CW两组牙胶带出数高于G、GW两组,且根管恰填率不如G、GW两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W两组之间以及G、GW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三个月后临床疗效方面,四组成功率分别为90%、100%、95%、95%,CW、四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改良热牙胶充填+口外微波组与传统热牙胶充填+口外微波组在窦道消退、就诊次数方面明显优于改良热牙胶充填组和传统热牙胶充填组。2、改良热牙胶充填组与改良热牙胶充填+口外微波组在根管恰填率以及根管充填过程中牙胶尖带出率方面较单纯传统热牙胶充填组和传统热牙胶充填+口外微波组表现出了更优的性能。3、在三个月临床症状方面,四组在本实验中无明显的差异。综上可知,将改良热牙胶充填法与口外微波配合起来治疗窦型根尖周炎,不仅缩短了窦道消退时间、减少了术中牙胶尖的带出,也为患者减少了就诊次数、缩短了治疗时间,可在临床上加以使用。
其他文献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是我国一种主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然而,病害、菌丝体老化和菌种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黑木耳产业的健康。真菌病毒能够侵染食用菌并且可以引起宿主的表型和生理变化,进而发生病害。本研究对黑木耳中是否存在病毒、病毒种类的界定、病毒系统发育关系、病毒对菌丝体表型和生理变化的影响、菌丝体老化对基质降解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为真菌病毒资源的挖掘、病毒病害的防控
背景与目的: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恶性进展的关键环节,临床研究表明,扶正化瘀能够有效改善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肝内巨噬细胞(由肝固有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和外周来源巨噬细胞组成)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和逆转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显示扶正化瘀方可通过调控Kupffer细胞(KCs)旁分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但其抗肝纤维化过程中对肝内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调控尚未有深入系统研究。本课题主要探讨扶正化瘀方
目的:探讨利用多反转时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multiple inversion time-puls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m TI-ASL)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DCE-MRI)技术在胶质瘤分级及评价Ki-67标记指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Ⅰ级胶质瘤患者5例、Ⅱ级胶质瘤患者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肺癌方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9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单纯行肺癌方中医治疗的38例痰瘀互结型肺癌患者及同期收治的单纯行化疗的37例痰瘀互结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间肿瘤控制率?生活质量评定?中医症状评分?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等相关指标?结果:本次研究的75例患者中化疗组肿瘤控制率为6
针对研究区戴南组隐蔽圈闭碎小、类型多样、砂体横向变化快等难点,开展了以地质分析为指导、地球物理技术为手段的隐蔽圈闭识别方法研究,形成了不同类型隐蔽圈闭识别思路及有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作为高效的能源存储设备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中,并逐渐向动力电
步态识别作为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步态识别具有不易伪装,可以在远距离、非接触的情况下获取的优势。随着监控的普及,海量的数据需要分析处理,单纯靠人力来处理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步态识别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步态识别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步态看作图像,将步态轮廓图压缩成一幅图像,转换为图像相似度匹配问题,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步态之间的时
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的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会形成酸雨并引发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还需要发展高效、节能、环保型脱硫剂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和绿色低碳的环境需求下,按照我国“降煤、稳油、增气”的能源战略布局,天然气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我国现阶段开发的气田大多数是低压、低渗、低丰度
目的:明确鹿红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引起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用鹿红方药液灌胃制备鹿红方含药血清。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鹿红方组、SB203580组。其中鹿红方组加入前期研究得到的最小浓度有效剂量6%鹿红方含药血清预处理24h,SB203580组细胞用15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