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润肠丸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血虚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润肠丸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所有病例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就诊或住院的慢传输型便秘(血虚证)患者60例,由SPSS20.0统计软件包生成随机数字表,按就诊顺序,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润肠丸组:30例,予润肠丸,200mL/天,分两次口服;普芦卡必利组:30例,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2mg/次,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结束治疗后3个月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消化道传输试验、治疗后3个月随访的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本次临床研究的共有59人,其中润肠丸组有1人退出本研究。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症状评分、病情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总有效率对比:治疗4周后,润肠丸组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0%;普芦卡必利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治疗后疗效经比较?2=2.16,P=0.5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对比:润肠丸组和普芦卡必利组组内比较,治疗4周与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各项症状评分与总评分均好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较各组治疗前改善。治疗4周后润肠丸组在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及总评分方面优于普芦卡必利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润肠丸组在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及总评分方面好于普芦卡必利组(P<0.05),表明润肠丸在改善慢传输型便秘疗临床症状方面效确切,较普芦卡必利远期效果更佳。首次排便时间对比:治疗后润肠丸组和普芦卡必利组用药平均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16.00小时、12.60小时。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P=0.00<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消化道传输试验结果对比:润肠丸组治疗后的消化道传输试验结果优于普芦卡必利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润肠丸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1.11%。普芦卡必利组复发14例,复发率为51.85%。对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复发率,得到?2=10.38,P=0.03<0.05,说明润肠丸组远期疗效优于普芦卡必利组。结论:润肠丸与普芦卡必利在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上疗效相当,但润肠丸改善临床症状更明显,作用更持久,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