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人类活动,抗生素大量进入环境,促进了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发展。污水处理厂是ARGs重要的“汇”与“源”,剩余污泥中常检测到高达1012 copies/g的ARGs,若直接排放势必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生态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剩余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对ARGs的控制。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是国际上应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人类活动,抗生素大量进入环境,促进了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发展。污水处理厂是ARGs重要的“汇”与“源”,剩余污泥中常检测到高达1012 copies/g的ARGs,若直接排放势必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生态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剩余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对ARGs的控制。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是国际上应用广泛的一项减量化、资源化的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污泥AD过程中ARGs的变化规律,对加强AD对污泥中ARG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污泥AD过程中,包括污泥预处理和污泥AD系统,ARGs的去除还不清晰,对污泥AD过程中死菌、活菌、质粒、游离DNA等不同DNA类型所携带ARGs未区分。不同DNA类型传播ARGs的机制与风险存在明显差异,仅提取总DNA进行ARGs研究方式不利于准确分析AD对污泥中ARGs的控制效果。因此,本研究针对污泥预处理和AD整个工艺过程,开展不同类型DNA携带ARGs的丰度特征研究,并着重比较不同温度AD系统中不同类型DNA携带ARGs的丰度差异,并将之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联系,旨在为加强AD对污泥ARGs的控制提供理论支撑。首先,研究了热水解、热碱、超声波、微波等不同污泥预处理方式对ARG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热水解和热碱预处理对污泥ARGs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超声波和微波预处理,对ARGs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特性,但在热碱预处理污泥中残留死菌携带的ARGs丰度高于热水解预处理。各预处理后污泥游离DNA携带ARGs的丰度均较低。Proteobacteria是污泥中最主要的优势菌门,随着热水解预处理时间持续延长,活菌菌群中Firmicutes相对丰度大幅提升。sul I与tet C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与Anaerolineaceae、Rhodocyclaceae等多个科属的微生物成显著正相关,推测该两者ARGs主要宿主相近,且宿主范围较广。总体来说,热水解预处理实现了最优的污泥ARGs去除效果,但热水解时间不足时易在污泥中残留较高丰度的死菌ARGs。因此,适当延长热水解预处理时间,才能有效的削减污泥中的ARGs。随后,针对不同温度污泥AD系统中各类型DNA携带ARGs的赋存情况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从胞内DNA携带ARGs情况看,常温AD系统中tet C、tet O、tet W、sul I等ARGs丰度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tet A和sul II有小幅下降;中温AD中tet C、tet O、sul I丰度逐渐小幅上升,tet A、tet W、sul II有所下降;高温AD中各ARGs均显著下降。高温AD较常温AD和中温AD表现出更加出色的胞内ARGs去除特性。从质粒携带ARGs情况看,tet C、tet W、sul I、sul II丰度较高,tet A和tet C丰度相对较低。在常温AD和中温AD中,各ARGs的丰度均高于高温AD,且tet A、tet O、tet W、sul I等呈逐渐上升趋势;高温AD具有更低的质粒ARGs丰度。从游离DNA情况看,三个温度AD系统中游离ARGs均相对较低,差异不显著,表明AD可以较为有效地保持较低的游离ARGs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胞内tet A、tet W、sul I和int I1呈显著相关性,存在整合子携带的多重抗性的可能;质粒tet A、tet W和int I1呈显著相关性,具有共同存在于质粒整合子的可能性。总体上,高温AD较常温和中温AD具有更佳的ARGs削减效果。最后,对不同温度污泥AD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与胞内和质粒ARGs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污泥AD系统中,常温和中温AD系统中细菌和古菌群落均相对比较相似,但高温AD系统中细菌和古菌群落均与其他两个温度AD系统表现出显著差异。Bacteroidetes、Firmicutes是常温和中温AD系统细菌群落中占主要地位的门,而Thermotogae则是高温AD系统细菌群落中主要的门;Methanomicrobia是高温AD系统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古菌门,但常温和中温AD系统中还具有较高丰度的Thermoplasmata和Thermococci等古菌;胞内ARGs与较多细菌和古菌菌群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且与int I1存在多个共相关,说明污泥AD系统中的潜在ARGs宿主菌种类可能较为丰富,存在I型整合子介导的多重抗性;质粒ARGs与细菌、古菌菌群相关性较少,这可能是由于质粒容易通过微生物的接合和转化等水平基因转移机制发生种间转移,使得质粒ARGs的宿主可能存在动态变化,从而表现出较弱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采用热水解预处理和高温厌氧消化处理,对污泥ARG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药物化疗仍然是结直肠癌(CRC)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耐药是阻碍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对于化疗耐药的机制仍知之不多,研究CRC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RAB22A是本课题组前期发现的一个新的候选癌基因,但其在肿瘤耐药中的角色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体外实验并结合临床标本分析,阐明RAB22A在CRC耐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以期为CRC的化-疗耐药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
微生物油脂可以代替动物和植物油脂为生产生物柴油提供廉价原料,但培养产油微生物的高碳源成本和低油脂产量等问题限制其发展。尽管使用木质纤维素原料代替常见的淀粉质碳源能降低培养成本,但原料水解糖液中复杂的混合糖和发酵抑制物常常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油脂积累。本论文基于实验室保藏的产油酵母Trichosporon dermatis ZZ-46,开展其诱变育种、共发酵葡萄糖/木糖及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混合糖液产微
现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存在大量的高维数据,如何从高维数据中快速获取有辨别性的信息,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课题的常用方法是使用降维技术。现有降维算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1、实际样本中噪声分布不均匀,样本自身差异性往往被忽略;2、样本数据维度和特征维度的结构捕捉往往不完整;3、捕捉邻域关系的图矩阵往往由于噪声影响不够准确。针对以上不足,论文提出了三种新的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DLGAP1-AS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及功能,并初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RT-PCR)检测DLGAP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所带来的问题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的经济及医疗负担。尽管开展肺康复能够有效降低疾病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交通、距离、康复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肺康复项目的参与率与坚持率尚未达到理想状态。通过远程进行COPD患者肺康复干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患者参与和坚持肺康
终止子是一个特殊的发夹结构,3’末端紧随着一串多聚U序列,其主要功能终止基因转录。另外,有个别研究显示终止子在转录后阶段也有一定的作用。然而,目前对终止子在这两方面的具体调控程度尚没有具体研究,序列组成和二级结构对其功能的具体影响还不明确,并且终止子对转录和翻译两个层次的调控幅度也缺乏量化比较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通过建立终止子的全面表征策略,以及将高通量的DNA和RNA测序结合流式分选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备工艺技术的提升,具有集成化和轻量化的微纳可调器件逐渐进入科研工作者的视野并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应用于光学成像、调控光波传输性能的超构表面,制备工艺较为简单的多层膜系器件等。然而,受限于自然界材料的种类和结构复杂度,能够实际应用的各种功能调制器依旧相当匮乏,因此,研制适配于更多场景,实现更多功能的灵活可调器件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在金属/介质多层结构的基础上,以理论仿真与实验测试相对
随着目前对高分辨成像的要求日益提高,天文观测、生物显微、人眼成像、大气通信等领域对自适应光学技术的需求增大。基于传统压电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复杂、光能利用率低、需要高压驱动、成本高,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民用领域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对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技术不需要波前探测器,系统结构紧凑,且能量利用率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仅用算法替代了波前探测,降低了系
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不可逆性失明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而早期防治更是其中的关键和难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食与代谢可能是与AMD的发生有关。近年来有报道称高热量饮食可能通过肠道菌群作用促进小鼠发生AMD样改变。但目前这些研究都局限于无黄斑结构的啮齿类动物,缺乏
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市场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激烈的市场活动中,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和风险与日俱增。为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企业应积极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部署,审时度势,加大产业结构的改革和升级,着重注意财务会计方面的管理工作,探寻与企业会计管理相匹配的价值链管理理念,尽可能建立高效益、高效率的会计管理系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因此,本文围绕价值链理论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分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