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84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运用的日益普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及犯罪也日渐增多与复杂化,犯罪分子在因特网上开辟了新的犯罪平台。它所影响层面的广度与深度,所造成的危险与法益的侵害都是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网络犯罪已经对社会构成了现实的威胁,严重威胁因特网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正常秩序,成为信息时代的最大隐患。探寻网络犯罪的防控之道已成为犯罪学在网络科技时代的历史性课题。全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网络犯罪概论,首先通过简要介绍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来说明网络犯罪发生的时代背景;结合计算机犯罪深入探讨了网络犯罪的概念、特征、与计算机犯罪的异同等;从而提出典型性网络犯罪与非典型性网络犯罪的新概念;并对关于网络犯罪产生的主要理论学说加以分析;文章还就黑客网络犯罪人的定义、态样、特征、侵入动机、侵入行为方式与入侵趋势加以分析。文章在对网络色情、侵犯隐私权、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络洗钱、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加以评析的同时,就网络恐怖主义、网络信息战、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等网络环境下危害国家安全的诸形态加以重点论述,并提出了笔者的主张与观点。下篇为网络犯罪防控对策论,文章尝试运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法治系统工程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网络犯罪防控,通过对网络犯罪立法的必要性以及法律防控的局限性与非法律社会防控的必然性的探讨,把对网络犯罪的治理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主张构建多维一体的网络犯罪防控对策体系;通过对世界各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状况与影响网络立法模式选择的因素的探析就网络犯罪立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确立网络犯罪立法的原则,并提出笔者对网络犯罪立法的整体思路;文章通过对国际间网络诉讼管辖争议判例探讨探寻新的管辖模式,以缓解因特网对传统管辖基础的冲击;文章以对网络犯罪的技术根源等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网络犯罪技术防控措施,并主张 “人——机”一体的网络管控策略,加强管理控制。文章最后强调网络犯罪道德防控的必要性,就网络道德的特点、网络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加以论述。全文运用犯罪学理论,通过对网络犯罪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探寻有效的网络犯罪防控对策为主轴,努力构建包括法律防控、技术防控、管理控制、道德防控等相互配合的多维一体的网络犯罪综合系统防控模式,以期对网络犯罪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图书馆公共空间具有促进社会民主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的社会价值。图书馆公共空间能力可以通过优化阵地服务,开展延伸服务,构建文化公共空间与网络公共空间等方式加以
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AMS 3 2鉴定G-杆菌及进行药敏试验。分离率依高至低依次是大肠埃希菌 (E .coli) (esccol) 3 1 .1 %、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pneumoniae) (kle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越来越重要。信息保密是信息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户得到机密的信息。加密技术是实现信息保密的重要保证,可以使一些重
随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面对着更加残酷的外部环境,竞争变得日益激励和严峻。而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使自己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必须注重对其无形资产(知识、品
本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可变补偿的方法,对单相距离测量元件提出了零序电流自适应补偿方法,算法本身带有较强选相功能。零序电流的补偿采用了自适应方法,对故障相继电器动作性能不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一项主要任务。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
在互联网+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中职学校推广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出一批兼具本土文化特质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中职学校
举证责任是整个民事诉讼的“脊椎”,它横跨民事实体法和民事程序法,是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的交汇之处。 本文基于举证责任制度在整个民事诉讼制度中的重要性,在将举证责任
振动测量是实现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设计基于WorldFIP现场总线的振动测量仪表,如何利用现场总线对仪表进行控制和参数组态。论文内容
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开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对问题作了浅析,并初步提出了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