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学、初中择校现象成为我国普遍关注的一个教育热点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的不均衡。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最为重要的元素,在我国大力发展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的目标下,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背景下,本文以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配置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配置均衡化进行了探讨。文章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资源、教师资源、教师资源配置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从理论角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配置均衡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是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城乡间、区域间、区域内学校间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不均的成因分析,主要从政策、管理、执行过程三个方面,结合济南市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是推进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均衡的对策和建议,主要从政策导向、管理制度、执行机制、政府监督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文章提出研究的不足,并对济南市义务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受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明显,受管理制度的制约,配置效果需要完善的执行机制作为保障。本文对济南市个案的分析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地方特殊性,对问题的分析和所提出的措施对其他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研究,更加充实当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方实证性的研究,从而促进教育的稳定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