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虫瘟霉胞外蛋白酶系的诱导表达特性及蛋白酶类型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胞外蛋白酶是昆虫病原真菌入侵寄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在降解昆虫体壁,感染并致死寄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胞外蛋白酶具有高度的基质特异性,且极易受底物的诱导调控。本研究将通过对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原始菌株以及转寄主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胞外蛋白酶活和电泳酶谱的变化分析,结合采用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对相关胞外蛋白酶类型的鉴定,证实了根虫瘟霉菌株拥有丰富的胞外蛋白酶类型,并能根据外界不同底物对蛋白酶系采取选择性表达。表明菌株在转寄主过程中特异性胞外蛋白酶的消失或诱导表达有可能是针对不同寄主的毒力相关因子。 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表达的胞外蛋白酶活的差异 通过对根虫瘟霉原始菌株R0、转寄主菌株R1和R5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诱导胞外蛋白酶活差异的比较,发现在含昆虫表皮和明胶的培养基中,均能诱导表达高水平的胞外蛋白酶,说明胞外蛋白酶易受外源蛋白的诱导产生;而在营养极度缺乏的MS培养基中,胞外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均很低。有趣的是,在营养丰富的萨氏培养基中,培养5-15天时根虫瘟霉表达的胞外蛋白酶活水平也很低,而培养30天有所上升,特别是转寄主菌株R5表现更为明显,至30天酶活达到最高峰。该现象表明当环境中易用物过于富余时,菌株不会浪费能量去合成暂不需要的酶类。因此,胞外蛋白酶的诱导产生还跟外界营养物的缺乏有关。 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诱导表达的胞外蛋白酶条带分析 37KD的蛋白酶条带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被诱导表达,是各菌株中的保守序列所编码的胞外蛋白酶。46KD的蛋白酶条带仅能在含明胶的培养基中被诱导表达,而葡萄糖可抑制其表达。在萨氏培养基中,67KD的蛋白酶条带在转寄主过程中消失了,而46KD和117KD的蛋白酶条带随着转寄主传代数增加而明显,表明菌株在转染过程中选择表达了对新寄主具有较高基质特异性的胞外蛋白酶。从转寄主前后胞外蛋白酶诱导表达的差异比较,可以推测67KD的胞外蛋白酶可能是针对原始寄主大菜粉蝶的毒力相关因子,而46KD和117KD的蛋白酶条带则有可能是针对新寄主小菜蛾的毒力相关因子。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飞速期,不仅要应对高考升学的学业压力,还要摆脱“青春期烦恼”的压力.这一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发展尤为关键.班主任老师是与高中生朝夕相伴
研究目的:对核型正常和异常的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在体外培养过程中Wnt基因在饲养层和hESCs中的差异表达分析,分别筛选出可能促进hESCs正常增殖和引起核型发生变化的候选Wnt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是最基础的.面对初中的孩子们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变化,如何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是班主任
本文以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作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阐述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意义和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首
看到这个题目,人们通常就会想到有价值的学习,应该就是有效率的学习,而学习成果如何,是要靠成绩来衡量的.而我要说的是,高分成绩不是衡量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最近读了两本书
期刊
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问题,是河口海岸动力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泥沙研究的前沿课题。针对此问题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由于波浪作用下床面附近的泥沙运动十分复杂,且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班级愿景管理以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为目标,引进企业管理中优秀的管理理论,结合班级管理的特殊性,重点研究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实际发力点,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旨在培养出具有
期刊
阳光课堂是指通过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调整教与学的策略,构建一种以生为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多元评价的课堂.基于阳光教育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型,到底采用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一直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不仅对学生的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还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未来的长久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做事或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