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与未来迁移意愿研究:基于深圳市调查证据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流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在某种程度上,透过新生代农民工的迁移意愿可知晓未来中国人口流动的态势。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关键因素不只是宏观政策,其迁移的微观机制也尤为复杂。新生代农民工渴望通过进入城市工作来改善自身命运以及实现家庭期望,但是他们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城市是否是他们最终的归宿,未来二次迁移他们将何去何从,探求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本文拟通过对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调查,描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现状,考察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迁移意愿,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  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迁移决策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现状描述。本部分基于调研所获数据对基本特征事实进行描述分析;第三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迁移意愿的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总结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迁移的重要因素,即个人及家庭特征、收入和消费特征、城市就业特征,并从这些因素的指标中选取主要自变量;然后构建多项Logit模型,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对调查访谈中的典型个案进行描述及分析,补充说明回归结果;第四部分是政策建议。本部分首先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对策建议,然后针对其未来迁移的制度障碍提出改革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迁移意愿分别为:深圳13%、中小城市34%、农村32%、不清楚21%。实证结果表明,主要自变量:性别、受教育年限、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均对其迁移意愿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女性比男性的选择更具不确定性,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越高,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个人迁移意愿更倾向于城市,参与社会保险可以明显降低未来风险,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深圳的概率。当控制城市户口需求和就业渠道两个变量时,结果仍然稳健。  流动人口政策调整需要动态考量不同地点、不同代际的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根据自身条件基于成本收益原则在不同迁移选择之间做出权衡,政策制定者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迁移的微观机制,着重考虑农村教育的改革、农民工工资收入的保障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降低迁移成本,提高迁移收益,合理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迁移行为。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三分天下,民营居其一.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一只重要队伍.因此,研究民营科技企
在我国发展风险投资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后,对我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风险投资会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发
中国目前的现实是,企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但同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相比还有一段距离,这就决定了当前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既具有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行为的一般特征,
20世纪的最后十年,国际直接投资(FDI)高速增长.FDI及其载体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经济联动效应使飞速发展的经济蕴含着许多不稳定因素。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陷入困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后,可能遇到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社会矛盾频出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因而停滞徘徊,从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将全社会在一定
该文分四章.第一章讲述了中介目标的概述及其理论发展.第二章讲述西方发达国家中介目标的运用.第三章分析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预测作中介目标的优劣势.第四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