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的程序设计学习兴趣激发模型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iw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兴趣,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放射出夺目的智慧之光。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激发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难免会遇到困惑。对于刚刚出现的困难,如果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初学者就可以往较深一点的层次学习,从而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相反,如果出现的错误一直得不到解决,从而上升到很多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不可避免地大大受挫,甚至会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学科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对初学者来说,它是一门有一定的难度,较为枯燥的课程。激发初学者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好与坏,关系到学生的计算机课程的后续学习。所以说,调动初学者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课题基于本体论的相关知识和在线评测系统(online-judge),提出了一种适合于鼓励和激发初学者兴趣的学生兴趣激发模型,和基于学生兴趣激发模型的学习流程。从而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较快入门,并且掌握所学的知识。本文按照如下步骤展开研究:首先,研究心理学相关理论。主要研究了当今学生兴趣模型以及兴趣激发的现状。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以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其次,研究本体论和本体建模的相关知识。主要研究了本体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以及本体建模的相关理论。再次,研究了学生兴趣激发模型的主要组成要素以及学生兴趣的激发方法、激发流程和结果。然后,提出了学生兴趣激发模型,并对其进行本体建模。最后,设计了学生兴趣激发模型的应用实例。结合课题组已有的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点的研究,设计了学生兴趣激发模型的应用实例。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可用性。
其他文献
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计算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求解大规模问题和复杂系统的要求,高性能并行计算得以空前飞速发展。但随着超级计算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并行算法的可扩展性
不确定性问题的智能化建模与推理是人工智能的重大前沿课题。模糊性是不确定性问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构建模糊推理系统时,先验知识(已知规则)具有不确定性,其小幅摄动可能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移动智能设备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相关服务平台逐步搭建。人们穿戴的智能设备有着丰富的互联网应用资源。他们不但在人们的生活上提供了诸
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三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是研究的核心。从数据描述格式的角度划分,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可以归纳为栅格数据(Raster)、矢量数据(Vector)两种。由于栅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技术在视频图像中的具体应用,通常包括人脸的检测和定位、特征提取、分类识别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由于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人脸识别近来成为视频图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在Web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等诸多网络相关应用领域已经成为描述数据的事实上的标准。为了方便用户从海量的XML数据中提取他们所需要
随着算法研究的深入和指纹采集设备性能的提高,近年来,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已经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研究的一个热点,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领域。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指纹采集、指纹
计算机网络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在网络上如何保证合法用户对资源的合法访问以及如何防止网络黑客攻击,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目前,在企业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多跳传输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能够实时监测、收集、传输各种数据,部署方便快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组传感器以自组织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