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丸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jj978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左归丸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实验的角度探讨抗衰老古方左归丸的延缓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法复制衰老大鼠模型,以六味地黄丸为对照药,通过对大鼠一般状态和脑组织海马区超微形态学改变方面的观察以及对防御性抗氧化酶(T-AOC、CAT、GSH-PX、SOD)、自由基浓度(H2O2、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脂质过氧化产物(MDA)、ATP酶、P16、Bcl-2、Bax和Caspase-3等指标的检测,验证左归丸低、中、高剂量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结果: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出现一般状态较差、活性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膜离子转运能力降低、P16过度表达、细胞凋亡增加、海马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以及神经元细胞内脂褐素沉积的病理表现。给予左归丸后,各剂量组大鼠一般状态有所改善,血清T-AOC、肝组织CAT和GSH-PX以及肝、脑组织SOD活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肝、脑组织MDA和血清、肝组织H2O2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血清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同时肝、脑细胞膜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提高,肝组织和脑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上调而P16、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减轻且脂褐素沉积减少。结论:左归丸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能起到改善老化状态、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活性氧自由基的含量、减少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增强细胞膜离子转运能力、下调P16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及其各项功能正常发挥的作用,提示左归丸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左归丸延缓衰老的机理可能与上述作用机制相关,但由于活性氧自由基的攻击可以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细胞膜稳定性降低、细胞凋亡发生和脂褐素沉积增加,故本方抗衰老的作用机理可能主要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降低活性氧自由基造成的损伤有关。左归丸全方纯补无泻,峻补真阴,体现了中医补肾填精的治法,本实验结果提示补肾填精法可延缓衰老。左归丸三个剂量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衡量左归丸中、高剂量组疗效更为全面和稳定,左归丸低剂量组疗效相对不稳定,提示左归丸的抗衰老作用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剂量升高疗效增强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以设计概念的出现、发展等时间顺序,分析了设计概念出现的背景、起源、列举了不同学派、国家对设计概念不同的解释,从而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国家设计概念的发展历程。在此基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表面分子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大肠癌Lovo细胞与不同浓度WPG(10μg/ml,20μg/ml,40μg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肺栓塞病例的分析 ,来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方法 共有 92 6例行 1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15 6 6例行 1745个
<正> 福建侨乡和溪人养兰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兰花品种繁多,尤以唇瓣、金边素心兰驰名中外。兰花在福建南靖地区,3月中旬开始萌芽展叶,6至9月为花期,10月底停止生长。兰花喜湿
期刊
磁悬浮陀螺仪是一种新兴的惯性导航器件,对其转子位置的有效检测是实现陀螺惯性导航作用的关键。在分析电感传感器磁性能及电容传感器介电性能的基础上,设计了应用于磁悬浮陀
本文是对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倡导人之一威廉·莫里斯的思想与包豪斯教育体制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莫里斯思想和包豪斯教育体制对于现代设计教育体制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25例毛支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产生IL-12、
目的 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的安全性。方法 将中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 2 4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 12例 ,亚
<正> 比较文化是由比较文学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本世纪特别是近些年来,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已经受到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国内外知识界的关注。中国知识分子自发地进行东西方文化
文章着重探讨了王澍在文本写作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介绍并展示王澍有关建筑设计的思考历程,分析并解读王澍相关建筑作品的基本原则,疏理王澍的建筑实践在概念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