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管路的流固耦合动力学特征分析及其约束条件优化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路系统是常见的工程结构,起着传输流体介质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热交换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领域。一旦发生破坏,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公共安全。因此,针对管路系统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典型管路的动力学特征及其约束优化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管卡类型和管卡布置方式对管路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了在内外流共同作用下,具有弹性支承的复杂输流管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含约束管卡的平面管路理论模型,得到了管路各支点间的弯矩传递关系,并开展了试验分析。研究了管路的约束方式和管卡的排布形式对管路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管路平台发生变形后,适当增加管卡间距有利于减小管路的最大应力。特别是在拐角处及端部附近,管卡间距需要详细地优化分析,以防止管路因振动剧烈激起过大的应力和变形,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2)引入非线性弯曲变形效应,建立了受内外流共同作用的弹性支承输流直管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微分求积法和龙格库塔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管卡的刚度效应对系统失稳方式和临界流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约束刚度减小,系统固有频率降低,锁频范围缩小,且锁频区间向左移动。还研究了不同的支承约束对管路失稳方式的影响:如悬臂管路只可能发生颤振失稳,这是因为由非线性弯曲变形引起的轴向力被释放;而两端存在约束支承的管路则因轴向变形被限制而出现轴向力,并且轴向力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最终导致结构发生屈曲失稳,若进一步增大流速,还将发生颤振失稳。(3)建立了受外流作用的弹性支承曲管的振动模型,分析了不同支承情况下的曲管面内变形和面外变形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支承刚度一定时,随着外部流速的增大,惯性力增大,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一旦外部流速达到临界值时,结构将发生屈曲失稳;若继续增大流速,则因外流做功所引起的能量累积,将最终导致结构发生颤振失稳。此外,弹性支承的刚度效应增加,失稳临界流速也会随之提高。当弹性支承的刚度足够大后,其约束已逼近固支效果,此时曲管的失稳临界流速将趋于定值。
其他文献
板-声耦合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其声振性能的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现有研究方法大多受到子系统几何形状的限制,难以应对工程中薄板和声腔存在复杂形状的情况,因此建立一种能分析复杂形状薄板-声耦合系统声振性能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围绕复杂形状薄板-声耦合系统的声振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建立了矩形薄板-声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用二维改进傅里叶级数构建薄板的位移试函数
学位
双箭头拉胀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负泊松比结构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在船舶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纤维复合材料双箭头拉胀结构作为抗冲击防护结构应用于舰船结构领域时,在服役过程中有可能遭受高速弹体、破片等袭击,但是目前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双箭头拉胀结构弹道冲击性能和失效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鲜见报道。因此,为了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双箭头拉胀结构在舰船结构领域的应用,有必要开展其弹道冲击性能和破坏机理研究。本文主要
学位
斜纹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因其具有高比刚度和比强度、优异的面内性能、耐腐蚀及可设计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的结构部件中。对于应用在船舶领域的复合材料部件,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外部低速冲击,很容易产生冲击损伤,降低结构承载能力。因此,对斜纹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和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以斜纹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厚板为
学位
碳纤维强化聚合物是一种先进的结构复合材料,常以层合板的形式用于制造主承力构件或功能构件,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复合材料的宏观非均质性、层合板面内的各向异性等因素影响,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发展规律异常复杂,容易在服役期出现强度和稳定性的急剧下降情况,导致相关结构突发失效,从而造成灾难性后果。为了避免海工装备结构突发失效、提高海工装备服役可靠性,开展复合
学位
当前,水下机器人在许多场合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勘探等。目前在水下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中,常常使用推进器或者浮力调节系统来控制运动或者调节姿态。然而,电池、电机、电磁阀等元件都会产生较大的磁场干扰。因此,这两种方法在磁场干扰要求较高的场景都不太适用。所以,针对这部分场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大功率压电控制阀的浮力调节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项目提出的无磁需求,提出了基
学位
重力坝赋存地质与运行环境复杂,载荷大、应力水平高,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坝与地基物理力学性能及安全状态均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循环水力载荷、渗流、温度及复杂应力环境作用下,坝体混凝土、坝基岩体等多组分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客观存在时变特性。因此,基于大坝安全监测大数据,反演揭示坝与地基材料参数的时变规律,构建坝与地基抗滑稳定时变可靠度评估模型,动态评估坝与地基抗滑稳定安全状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学位
微力传感器是研究微尺度材料力学性能、表征微尺度结构动态液-固耦合作用力的关键实验装置之一。目前尚无价格低廉、精度高、量程宽的商用微牛级力传感器及相关测试分析系统。本文基于扭秤原理研制了一套分辨力在微牛量级的力与位移自动测试装置,应用该装置对浸润物体的表面张力和微梁的弯曲与失稳尺度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扭秤原理研制了一套微牛级力与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包含微力传感器、直
学位
工业设备运行时,由于不断受多变工作环境与工况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运行异常、设备故障、健康退化等问题,造成安全事故,导致生命财产损失。船舶工业作为工业重要领域之一,船用工业设备同样会面临以上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准确率高、鲁棒性强的船舶关键设备异常检测与诊断技术。随着大数据监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发展,集成学习策略与传统异常检测与诊断算法的结合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将开展基于集成学习的船
学位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陆地资源日益紧缺,世界各国纷纷将眼光转向海洋这座“蓝色宝库”。为实现深远海资源开发,我国已布局围绕海洋工程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可胜任复杂海况下探索开发任务的智能无人海洋运载平台——海洋无人航行器备受关注。而智能运动控制技术作为海洋无人航行器核心技术之一,与其作业精度和航行安全息息相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
学位
近年来爆炸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了城市建筑的安全,不同环境下的爆炸对结构造成的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大多数的建筑还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自由空气爆炸和约束爆炸对框架结构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本文利用软件LS-DYNA分别数值模拟了自由空气爆炸和约束爆炸对框架结构造成的毁伤倒塌,得到了结构遭到破坏的全部过程,最后对比总结了二者损毁和垮塌的相关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