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探索秦巴山区珠子参道地性及其主导因子为目的,对不同产地珠子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第一部分,不同珠子参产地环境资料的采集与分析。综合珠子参的自然分布和种植主产区分布等因素,在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选择了若干采集点,并对其气象环境资料和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说明陕西、四川、云南三省样品采集地之间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二部分,珠子参形态与遗传信息的研究。通过对各产地珠子参样品横切面显微研究和其DNA分子标记研究说明陕西、四川与云南产珠子参的草酸钙簇晶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的遗传物质也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建立了珠子参的DNA指纹图谱。第三部分,不同产地珠子参的化学分析。通过对不同产地珠子参的皂苷类、总多糖、总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化学指标的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部分指标存在差异,可能导致药效的差异。第四部分,不同产地珠子参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通过对各产地珠子参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极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小鼠抗疲劳应激的作用的研究表明,不同产地珠子参对上述实验具有一定的效果,药理的部分指标存在作用强度的差异。急性毒理研究表明,珠子参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毒性但较微弱,陕西LD50值最大,四川次、云南两地的值差异不大。第五部分,多元统计分析。从珠子参强健身体,增强免疫力和保肝的角度看,皂苷类化学成分居于主导的地位。在皂苷类成分形成的过程中受到经度、海拔、土壤pH和速N等产地信息因子群综合的影响。第六部分,总结与讨论。总体来说,珠子参产地的经度、海拔、土壤pH和速N等产地信息因子主导着珠子参中发挥药效的主导皂苷类化学成分。不同产地的上述产地因子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产地珠子参化学和药效上的差异,这为系统阐明秦巴山区珠子参的道地性和为其今后的开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