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造粒—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锶、铁、镍废水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低放废水中具有代表性的裂变产物90Sr、中子活化产物55,59Fe和63Ni,研究了搅拌造粒共沉淀/混凝-微滤(PCM)组合工艺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考察了温度、离子强度和絮凝剂的投加量对锶、铁和镍去除效果的影响。PCM组合工艺以Na2CO3作为沉淀剂,CaCO3作为晶种,在有效去除锶、铁和镍元素的同时形成沉降性良好的密实晶体颗粒,有效的降低了搅拌反应器的出水悬浮物浓度,减轻了后续微滤单元的负荷。同时在膜分离器中投加10mg/L的FeCl3作絮凝剂缓解膜污染。结晶造粒的目的是增大颗粒尺寸、降低出水悬浮物浓度,同时增加文石的数量,由于碳酸锶和文石的晶体结构相同,同为八面体晶型,故文石捕获锶的能力较大。结果表明,造粒30次后,出水浊度、硬度均趋于稳定,晶粒比较密实;平均粒径为48.90μm,颗粒尺寸较大,流动性、分散性较好。X-射性衍射分析显示样品中有菱锶矿混晶的生成。在处理含锶、铁废水的小试试验中,出水锶的浓度随着处理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出水中铁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基本不变。温度升高,PCM工艺的除锶除铁效果均有所增强。水温在16.5°C左右时,出水中锶和铁的平均值分别为23.55μg/L和1.00μg/L,相应的去污因数(DF)分别为544和6590。在处理含锶、镍废水的小试试验中,离子强度的增加和絮凝剂的投加均能改善PCM工艺对锶的处理效果,温度升高和离子强度降低的情况下,PCM工艺对镍的处理效果显著提高。结果显示出水锶的平均浓度和DF可达到18.49μg/L和559;出水镍的平均浓度和DF可达到1.14μg/L和4596。FeCl3作为絮凝剂对缓解膜污染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微滤膜和沉积在其上的泥饼层对锶、铁和镍的沉淀物的截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搅拌反应器内,Sr2+嵌入CaCO3晶格中合成菱锶矿混晶,Fe(OH)3单独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碱式碳酸镍(xNiCO3·yNi(OH)2·zH2O)吸附在晶体表面与其共沉实现去除的目的。生成的颗粒晶体密实,沉降性能良好,对缓解后续膜工艺的负担有显著地作用。PCM组合工艺中产生的污泥经过24h静沉后体积大量减少,浓缩倍数(CF)均超过1×103。
其他文献
本文以卫拉特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蒙古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考察了其在伏尔加河时期的经济、政治、宗教和联姻状况;另一方面,对土尔扈特蒙古东归后的若干问题从不同时期、不同
对宁夏炼油厂一台200m^3低合金钢球罐H2S反应腐蚀裂纹采用气刨打磨后补焊的返修方法表明,碳弧气刨时的骤热不会使裂纹向纵深扩展,只是必须在补焊前将返修部位焊缝两侧各100mm范围内打磨至完全
在学界和现实经济活动中,人们关于媒体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对经济危机的影响都有所认识;但是,对于其作用机理的认识与理论提炼及经验证明尚存研究空间。新媒体
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国浪漫主义晚期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最后四首歌》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推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本文以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为例,选择了具有代表性
介绍了岩石爆破理论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现有各理论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对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现有模型都存在一定的缺
<正> 作为中法文化年的重要项目之一,"‘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藏展"于2005年9月1日起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开幕。84件精美绝伦的展品反映了17世纪法国艺术的魅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CAD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会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该文主要阐述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发展,研究了CAD技术在机械工程
"元曲四大家"作为元曲最高成就的典范与标志,它的建构与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客观还原"元曲四大家"在明初的渊源流变,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其发展过程。通过回归历史,考
研究了高镍铬合金铸铁热轧辊用材料的裂纹形成和在热循环40和70周次后裂纹的扩展过程。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能明显提高高镍铬合金铸铁热轧辊用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使裂纹出现时冷
工艺数据是产品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信息的汇集处。随着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工艺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工艺设计人员从繁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