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价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流灌注情况,为早期发现肝硬化肾脏血流灌注异常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普通肾功能检查正常的肝硬化患者30例,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法分为:Child-Pugh A级、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C级;正常对照组13例。二维超声取得右侧肾脏最大长轴断面图像后,在实时超声造影条件下(机械指数0.07)观察肾脏血流灌注,并储存造影动态图像,然后应用仪器内置的QontraXt软件对肾脏皮质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量化参数包括造影剂达峰值时间、峰值强度、曲线尖度和曲线下面积。以正常组为对照,比较不同程度肝硬化肾脏的血流灌注及时间-强度曲线量化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肝硬化组肾皮质血流灌注减低、灌注速度减慢,表现为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峰值强度减低,达峰时间延长,曲线下面积减小(P<0.01);曲线尖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组与肝硬化各组间肾皮质量化参数比较中,Child-A级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Child-B级组明显减低,C级组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和A级组相比,达峰时间Child-B级组和C级组测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级组与B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可定量分析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肾血流灌注的下降早于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为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肾血流灌注异常提供临床依据。肝硬化时肾脏皮质超声造影参数的变化与肝硬化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