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行为的研究,界定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概念,分析不良贷款恶性增资产生的机理,并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银行不良贷款的恶性增资行为浪费了社会的资源,严重威胁了国家和社会的金融安全,因此,如何消除和控制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现象进而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消除或控制恶性增资行为需要对此现象的机理有深入、正确的认识。本文的研究遵循描述、解释和对策的逻辑线索展开:以国外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特有的银行贷款实践来认识不良贷款恶性增资行为,解释其产生的机理,并根据导致做出恶性增资决策的驱动因素提出具体的对策,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文内容主要为四部分: 一、理论回顾。回顾恶性增资相关理论,过去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恶性增资现象发生的原因、影响恶性增资发生的因素和控制恶性增资现象的措施。 二、概念界定。界定不良贷款恶性增资概念:银行在信贷决策过程中,在对一个企业投入大量贷款后,有明确的反馈信息表明初始贷款已经形成不良贷款或即将形成不良,而且盘活的可能很小,这时按照经济理性原则应该清收贷款,但信贷决策者依然继续坚持对企业新增贷款的现象。 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分析。回顾不良贷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阐释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缺陷、政府行政干预是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信贷人员认知与责任的失调、个人负责制和集体负责制、由于其他原因形成的信贷人员行为异化和信贷信息不对称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增加不良贷款恶性增资产生的概率。本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论和案例对不良贷款恶性增资行为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此种情况下银行的占优战略。 四、对策与结论。根据以上对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的分析,认为银行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完善信贷管理决策系统,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改革激励约束机制。最后针对本文的局限展望了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研究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全球市场一体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在企业产品均质化
在O2O电子商务模式下,快时尚品牌的销售额实现大跨度增长,提供给消费者超过自身预期的服务,消费者可以参与到服装的定制,带来了新的体验。因而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顾
项目建设内部系统构成及外部系统环境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控制理论与方法,对影响项目建设目标的进度和质量的控制作了探讨分析: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依照公路建设基本程序对高速公路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逐步应用,制造生产率已被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制造加工过程本身的技术手段对提高整个产品竞争力的潜力开始变小。为了进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许多人也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经常会发
期刊
六西格玛管理被证明是一套成功的质量管理方法,中国自摩托罗拉开始引进六西格玛管理至今已有十年,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六西格玛实践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六西格玛工作者的研究工作
目的:探讨MRI和CT影像学检查对肝脏疾病术前诊断及术后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肝脏疾病患者120例,全部患者均行MRI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