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区夫妻称谓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newer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妻称谓是汉语称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夫妻称谓形式丰富,各地又有很大差别。对某一地域的夫妻称谓进行研究,对于丰富汉语夫妻称谓及汉语称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调查研究哈尔滨地区夫妻称谓的形式及其使用情况,考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社会因素对夫妻称谓形式选择的影响。论文分为绪论、哈尔滨地区夫妻称谓调查、社会因素对夫妻称谓的影响、哈尔滨地区夫妻称谓中“丈夫”通用形式断档现象分析以及结语等几个部分。通过访谈调查,我们获得了夫妻面称类型13类,夫妻背称类型9类,其中男性对配偶的面称形式共18个,在本次调查中共出现484频次;女性对配偶的面称形式共23个,在本次调查中共出现540频次;男性对配偶的背称形式共14个,在本次调查中共出现434频次;女性对配偶的背称形式共22个,在本次调查中共出现450频次;面称及背称合计1865频次。论文列出了每个称谓形式的频次及其与总频次的比例,从而发现各称谓形式在使用上的一些规律。在面称中,“零称谓”、“哎”、“孩子他妈/爸”、“姓名”类称谓及“老公”、“老婆”等特定称谓,所占的频次居前,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其他类型的称谓虽然形式丰富,但所占频次则明显少于以上几类;同样,背称中,“姓名”类、“特定称谓”类、“从子称”类、“我家”类称谓所占频次居前,其他类型所占频次则明显少于这几类。然后我们通过计算各个称谓形式使用的比例,考察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对夫妻称谓的影响。考察发现,性别、年龄对夫妻称谓选择的影响比较明显,而职业、文化等因素对夫妻称谓的选择影响较小。文章还考察了夫妻称谓的一组个案“老公”“老婆”在哈尔滨地区的使用情况。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哈尔滨地区夫妻称谓中存在“丈夫”通用形式的断档现象,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心理等因素。这说明,影响夫妻称谓使用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其他文献
短暂的瞬间在照片里可以变为永恒,哪怕是一张灰白的照片也可能承载着我们童年的金色记忆。随着数码相机等设备的普及,计算机也变成名副其实的“图片仓库”。无论是查看拍摄的照片还是欣赏网络美图或漫画,看图软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除了必备的图片浏览和查看功能外,搜索、编辑和图片管理等功能同样非常重要。在林林总总的看图软件中,究竟谁更优秀呢?下面还是用它们的实际表现来说话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