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方政府推广PPP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和PPP项目融资难的背景下,基金工具以其较低的融资门槛、灵活的募资方式、独特的杠杆效应等优势吸引着中央级和省市级各部门的注意。2015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提出了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对基金设立、运作和风险控制、终止和退出、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及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规范。政府投资基金也进一步朝着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此后,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运作模式,推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加速发展。但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诸如基金投资区域和领域分布不平衡;投资方式不清晰,退出模式较为单一;政府资金公益性与私人资本盈利性出现了较大的矛盾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运用过程,以期为今后基金工具在PPP项目中的运用提供参考。首先,本文介绍了政府投资基金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私募股权基金理论、项目融资理论、投资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等,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支撑。随后,本文对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包括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可行性和现存问题、投资方式、组成方式、各方出资比例和投资结构,从而为本文的分析提供充足的现实背景。之后,本文在文献分析、政策文件分析和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影响因素,包括合规性因素、政策性因素、盈利性因素这几个方面。接着,为了明确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的运用过程,本文构建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适宜性指标评价体系,包括适宜性定性评价指标和适宜性定量评价指标。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适宜性定量评价模型,并对不同投资额的项目和不同行业领域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参考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的思想,明确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适宜性定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从而得出了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运用过程。再后,本文采用实物期权的三个模型对PPP项目的运营期末的项目价值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退出方式,对各个退出方式的边界、适用范围、具体类型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从而构建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完整框架。最后,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台州市铁路S1线一期工程PPP项目作为案例,对上述分析过程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中国典籍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强调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典籍英译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典籍中有着种类繁多的术语,代表中华思想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军事术语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些军事术语在译入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词语,译者如何在典籍翻译中将这种文化内涵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是典籍英译研
学界对旅游及景观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因研究方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学科,如旅游人类学、景观人类学。所研究的具体对象既包括对旅游者、旅游中介的研究,也包括对旅游目的
简要介绍了工业工程的常用技术(如5S现场管理、目视管理、看板管理、定置管理、学习型团队工作法)在理县红叶二级水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加强电站现场的规范性管理
介绍了四川水电发展的现状、规划及发展环境,分析了四川省将做为支柱产业、大力开发水电的原因以及其所面临的考验,指出其发展水电大有可为。
建设工程的质量关乎民生安全,加强建设工程的监管力度是保障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城市化以及大规模建设的增多,监管技术人员和监管系统不善导致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