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诗人李齐贤对苏轼诗学的接受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齐贤作为高丽末期的杰出诗人,创作出大量汉诗作品,在高丽时期乃至整个朝鲜汉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如此,李齐贤有着久居中国的人生际遇,多与中国文人名士交友,并做唱和酬答,其中不乏诗歌创作交流。李齐贤不仅诗歌创作卓越,其诗话作品更是为中朝两国文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李齐贤诗学的研究鲜少。以李齐贤诗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苏轼诗学的接受与选择,旨在进一步理解其诗学的深刻内涵及与中国诗学之间的深切关联,探究接受与选择间体现的东亚文学的整体性以及其中蕴涵“和而不同”的文化意理。李齐贤对苏轼诗学的接受与选择体现在自然观、意境论、风格论三大方面。在自然观中李对苏诗学的接受与选择体现在二人强调创作尊崇自然,内容应“客观符实,深刻入理”,语言“易晓”,反对过度雕饰。而李齐贤主张的“自然天成”与苏轼主张的“天赋论”又存在差异,虽“天成”与“天赋”都体现自然为诗的理念,但“天成”更为倾向于诗文本身,无过度雕饰朴实达意即可。“天赋论”则更强调诗人本身,多一层对诗人“灵感”的要求。在意境论方面,二人强调诗书画同源,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为对诗与画蕴涵意境的一种赞美,常有“以诗评画”或“以画评诗”之作,并主张“真赞”应以神赋形。在写景、讽喻和咏史时要求言与意应达到言外意深,言有尽而味不尽,令人思索想象,以使意境深刻。在风格论方面,李、苏诗风均以豪放见长,但二人的豪放境界存在差异,李齐贤的豪放蕴涵悲苦与现实愤懑,苏轼超脱矿达,却不脱离现实生活,融合儒、道两家之思想,即超然物外,又对时政、社会、家国保有高度的责任感。面对坎坷波折并没有一味向外探求消极避世,而是向内重视精神追求,与天地自然相融。这也是李齐贤学苏的选择和未达到的境界。而造成这样的境界差异与二人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政治地位、受不同的哲学思想以及二人不同的情感因素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均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
本文使用了回归分析法和阻滞增长(Logistic)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解决了财政收入及我国何年进入发达国家的预测问题.
水溶性荧光探针2-(4-二羟基硼烷)苯基喹啉-4-羧酸(PBAQA)能实现儿茶酚的选择性识别,但发射波长较短.PBAQA及衍生物通常在285 nm进行荧光发射.本文报道以PBAQA为building bloc
多轴箱是孔加工组合机床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在分析组合机床中的多轴箱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多轴箱传动系统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该多轴箱的右轴箱的传动系统中的主轴、齿轮进行
修改后的新刑诉法第五编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的特别程序,其中第二百七十条明确规定了合适成年人制度。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即刑事诉讼过程中,在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
本文以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microRNA-260(miR-260)编码基因敲除后(Deletion)突变株与野生株(N2)线虫寿命、生殖能力、进食能力和热刺激条件下的生存
目的建立蘑菇中25种农药残留的在线凝胶渗透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法。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Qu ECh ERS小柱净化,氮吹浓缩后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在线净化。
安全性是反应堆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先进反应堆设计中已广泛采用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通过自然循环的方式为燃料元件提供长期的衰变热导出功能,从而提高反应堆安全性。
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可分为3类:早期死亡率、繁殖率降低和可记录DNA损伤。论文介绍了非人类物种辐射损伤的相似性、所受剂量的估算以及辐射生物效应,重点分析了电离辐射对
<正>自1999年以来,在国务院、教育部的强力推进下,社会化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体系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与运行模式。然而,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略显滞重,该项改革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