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在考虑选择资本结构时必须思索各类债务的期限,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使其达到最优化。有证据表明,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和资产期限结构匹配失调引起地。由此,近年来对于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在学术和实践方面都蓬勃发展起来。 本文的目标是在回顾以往国内外各种和债务期限结构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同时,以实证的方法研究香港H股上市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决定因素,并和中国内地上市公司以及国外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将债务期限结构理论分为四类:契约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税收解释理论和资产债务匹配理论。我们将以51家具有代表性的H股上市企业2002年度至2004年度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上述四类理论,并得出结果。 经验证据支持资产债务匹配假设,即企业依据资产期限结构来决定自身的债务期限结构。在研究中,信号传递假设和税收解释假设也部分得到支持,即信息透明并且质量较高的企业较多的选择长期债务,实际税率较高的企业也偏爱长期债务。经验数据并没有支持契约成本假设。我们得到与其相违背的结果即契约成本假设代理变量——市场价值对账面价值比率及自由现金流分别和债务期限结构成显著正相关和不相关。对于得到这样的结果,引起我们的思考,并改进了模型加入新自变量流动比率以检验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结果发现偿债能力高的企业将选择较多的长期债务,相反偿债能力低的企业选择短期债务。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了这一现象。同时,这一结论也和中国债务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偿债能力是决定H股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首要因素。
其他文献
我国在1994年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即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在运行过程中显现出良好的效应。然而由于这一制度本身还依然保留着诸多不规范
我们大致可以从文献中找出五种主要的连锁模式,摒除自愿连锁和合作连锁这两种比较没有绩效的模式,在实际商业中应用的最典型的有三种连锁模式,一是正规连锁;二是特许连锁;三是委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索取和污染破坏在某些方面已经逐渐超出了环境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