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对大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以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政策的弊端日益凸显,其人才培养的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与其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关乎大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甚至关乎整个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政策以提高大学生自治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大学生成为高校应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对大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提高大学生自治能力是促使大学生成才的前提,一个合理的完善的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则是培养大学生各种能力以及推动大学生发展的必要保证。通过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理论脱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个性培养、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以及课外教育条件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政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实际调查并具体研究,具体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政策抑制大学生个性发展、影响其独立性的养成以及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与民主意识的培育。并客观分析当前制约大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试图寻找一个突破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主要从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具体方式内容出发,首先强调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有幸福感的、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其次,提倡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教学方式,以实现大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再次,推进教学和谐,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实行多元化考核以培养学生独立性;最后,丰富教学内容,开展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继承。试图从多方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政策进行完善,以培养大学生个性、独立性、创新性以及民主法制意识,达到实现提高大学生自治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正>我国即将加入WTO,入世不仅给中国农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也会给中国农业带来很大的机遇,如何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促进中国农产品结构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增
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当前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政治参与是维护其自身权益、使其顺利融入城市的重要保障。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有序政
人权的胜利与终结,已构成了现代性危机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悖论之一。人权是历史的产物,其自身内含难以克服的分裂性和局限性,其泛化与泛滥已成世界公害,其"承诺"的屡屡落空正在
“大德曰生”,关于生命的思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生命问题总是最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物质文明得到极大丰富,精
遥感图像分割,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分析,从中提取目标的技术和过程。由于遥感图像的尺寸大、多波段、内容丰富多样、纹理特征丰富、多尺度等特征,对遥感图像的分割比一
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引智工作的思路转变、需求变化、进程加快,地处中国相对偏僻的陕西省高校对海外高层次归国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如何有效结合地域特色和地区人才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我国高等教育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它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
目前,在男女合校趋势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高等女子学院在不断减少,但其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补充形式依然存在巨大价值。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兴起创办高等女子学院的热潮,高等女
欧洲是西方现代意义上大学的发源地。上世纪中叶后,欧洲面临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实现更深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高校如何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达到增强人力资源优势,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