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以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政策的弊端日益凸显,其人才培养的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与其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关乎大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甚至关乎整个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政策以提高大学生自治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大学生成为高校应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对大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提高大学生自治能力是促使大学生成才的前提,一个合理的完善的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则是培养大学生各种能力以及推动大学生发展的必要保证。通过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理论脱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个性培养、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以及课外教育条件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政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实际调查并具体研究,具体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政策抑制大学生个性发展、影响其独立性的养成以及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与民主意识的培育。并客观分析当前制约大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试图寻找一个突破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主要从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具体方式内容出发,首先强调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有幸福感的、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其次,提倡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教学方式,以实现大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再次,推进教学和谐,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实行多元化考核以培养学生独立性;最后,丰富教学内容,开展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继承。试图从多方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政策进行完善,以培养大学生个性、独立性、创新性以及民主法制意识,达到实现提高大学生自治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