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德可教吗?这是一个颇令苏格拉底着迷的话题。在柏拉图的早期对话里,苏格拉底对美德的本质,美德的可教性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思考与探讨。美德是否可教,自苏格拉底起始,在西方是一个古老但迄今为止尚悬而未决的问题。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德(道德)是否可教,在中国似乎从未成为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认为美德(道德)不可教,肯定会被视为奇谈怪论。 在传统中国,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吗?这是一个颇令笔者着迷的问题。本论文之所以选择从先秦儒家的视角来看苏格拉底对美德可教性及有关德育方法问题的探讨,首先是因为以苏格拉底等人对“美德可教吗”这一问题的探讨作为切入点,对先秦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考察,并对二者之间的道德教育观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尚未见到。其次是假设在传统中国,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从未成为一个问题的话,那么,从先秦儒家的视角来看苏格拉底对道德教育问题的探讨,或许能够更加深刻理解苏格拉底对道德教育问题的探讨,而反过来,从苏格拉底的视角来看先秦儒家对道德教育的探讨,或许也能够理解得更加深刻。简单地说,从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最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入手,与在西方教育观念中最成为问题的问题两相比较,或许更加能够揭示我们习以为常的道德教育观念背后所蕴涵的文化根源与理论基础,从而深入理解中国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深入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的道德教育观,并希望有助于理解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这正是本论文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 前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说明写作本论文的缘由与意义。然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分析苏格拉底对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与探讨。首先对苏格拉底对“美德可教性”的思考进行分析,然后分析苏格拉底所提出的道德教育方法。 第二章:站在先秦儒家的立场上对苏格拉底提出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思考。首先分析先秦儒家的核心道德概念,并与苏格拉底的美德概念进行比较;然后沿着苏格拉底的思路,对道德的可教性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先秦儒家所提出的道德教育方法。在每一部分的分析过程中,均注意与苏格拉底的有关思考进行比较。 第三部分: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双方所作出的解答,对双方的道德教育思想比较分析。首先比较双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异同,然后对双方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反思批判,最后是在前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