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我国上世纪97年颁布新《刑法》时新增加的一个罪名,显然刑法增加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是为了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为了有力地维护权利人的正当权益,但实践表明该罪不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适用上都存在着诸多争议和不足之处,一直以来该罪也是我国刑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虽多但并没有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围绕该罪的问题和争议仍然存在,特别是有关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方面的重大损失如何确定,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方式的认定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借助于一则比较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试图对什么是商业秘密,什么行为是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类型、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以及刑罚配置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如何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以更好地适用于司法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能对我国的商业秘密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在推动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方面能有所贡献。本文正文分为六个部分,约18500字。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案由,余志等人侵犯商业秘密罪案。第三部分是案情简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余志、罗石、李影、肖娟、ZWD公司、JYP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过程。第四部分是案件的焦点及争议与分歧。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1.本案中所涉及的客户信息、价格信息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商业秘密?2.本案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3.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重大损失应当如何计算?4.如何认定犯罪主体的范围?第五部分是对本文引用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争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分为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的内容是通过对该案中商业秘密的认定问题进行研究,来明确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法律特征,以期在司法实践中对商业秘密进行准确的认定。第二个板块具体分析了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的认定以及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类型,具体介绍了四种类型,通过本部分的讨论来准确界定哪些行为能够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第三个板块对司法实践中该罪难以被认定的“重大损失”问题从考查内容和计算方法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法律分析,试图解决这一在司法实践中被认为是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最为棘手的难题。第四个板块对于本文引用的案例中的主体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第六部分是通过对案例焦点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研究结论。另外通过对案例存在的争议进行的法律分析,指出我国立法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法中的罪名设置和刑罚配置方面的新想法,希望对于预防和减少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发生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保护好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其他文献
近代基督教传入云南后,传统的以城镇为中心的传教策略受到严重挑战,教会和传教士遂将传教重点转移到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教过程中,教会开展了教育、
<正>张老从医40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后天脾胃调护,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勇于创新,创立了自己临床经验方。笔者在跟随张老侍
莎士比亚的罗马剧着眼于英雄形象的塑造。英雄人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本真的生命形态,这也是导致他们从荣誉之巅走向毁灭之谷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他们成为英雄的主导因素。
通过对汽车行驶跑偏的机理分析,并应用计算机仿真进行验证,对由于尺寸误差所引起的外倾角、前束角、主销拖距、主销偏置距、前后轴平行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汽车行驶跑偏的影响进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艾蒿水提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92只平均体重为(46.96±0.61)g的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泛在服务形态,是服务功能新发展的标志。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不仅包括图书馆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空间建设、组织架构、文化理念等的转型
近年来,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的更加艰巨。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主体,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继续推进“三项建设”
诱食剂是水产配合饲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可增强水产动物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嗜好性,提高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并促进生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并大大降低养殖水体的污染。文章对诱
目前高校干部交流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何理性地把握和分析这些问题及其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干部交流工作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
源远流长的正当防卫制度,在刑法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刑法学界也一直重视对正当防卫行为相关课题的探讨与研究。法律赋予公民在遭受不法侵害时享有正当防卫的权利,是为了保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