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媒体对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口语的出现,到文字的创造,从印刷时代的到来,再到电子时代的来临,无论是信息载体的变化,还是信息传递技术的变化,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都给人类的生活、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各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信息并非只是单纯的向人们描述一件事或是物,而是要通过它来让人们产生一种行动。手机媒体的出现,将迄今为止人类出现过的媒介几乎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便携性、移动性等新的特征。这是以往任何一种媒介所无法与之比拟的。除了这些在媒介发展史上手机媒体带来的重大突破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手机媒体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的文化——手机文化。这一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认知、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化认同的形成。在手机媒体的使用者中,青年群体占了较高的比例,也就是说,青年将会成为受手机媒体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群体。青年群体作为一个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群体,他的一言一行、心理、行为的细微变化都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手机媒体作为青年们常使用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在承担了社会对青年文化传播的同时,也逐渐的形成了青年群体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对青年们的心理、行为、价值观等文化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青年群体对手机媒体的接受以及使用状况方面进行描述。该部分主要从手机技术的层面来阐述为何手机媒体会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产生影响。第二部分,将以中国移动三大品牌之一的“动感地带”在品牌创立和宣传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青年手机文化为例,来从手机文化层面论述手机媒体对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改变。第三部分,通过前面两个层面——手机媒体技术层面、文化层面的分析,再综合阐述手机媒体对青年群体价值观的重构与消解。手机媒体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了能够尽情复制任何形式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复制的能力使得原本客观的信息变得具有浓重的主观性质,从而使得信息的接收者更加容易被控制。从青年的身上可以鲜明的折射出手机媒体在信息传递中形成的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比如主体意识的增强、对时尚的追求,或是对娱乐的追捧。这种影响有好有坏。本文力图通过上述三个部分的论述,来为媒体研究者对如何避免手机媒体给青年群体价值观形成带来的隐忧提供一些粗浅的思路。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精度低、功耗偏高等问题,对流量测量原理、低压驱动换能器、信号接收发送、系统功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时差法的测量电路、前端激励信号驱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和观察法对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中的运用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
目的初步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抗炎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应用硫辛酸(LA)胶囊联合苏子油软胶囊(POSC)治疗OSAHS患者15例。观察其临床
目的通过测定病毒性脑炎(VE)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探讨NSE含量变化对VE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河
<正>一、波长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一般来说,作为校准滤光片用的标准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了保证仪器的稳定性是不会带到现场的,那么滤光片就需要送检。但是滤光片很容易受
<正>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省平湖县,1880年10月23日(清光绪六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天津市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
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运输需求的特征,分析了情景应对约束下应急车辆联合运输独立决策和集体决策2种运输模式,分别给出了其基于运输效率最大化的数学模型。考虑突发事件情景
介绍天然香料香精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和天然香料天然度的鉴定方法。各种食品新加工技术(如分子蒸馏、微波辅助萃取、超声波提取、旋转锥蒸馏塔香气回收、
地铁作为城市人防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备效益显著,但目前国家尚无一个针对地铁人防的设计规范。结合北京、上海、深圳的地铁人防设计,论述人防设防标准的同异内容,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2015-05—2016-05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