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异物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一组罕见的结膜毛发样异物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征,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加深临床眼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资料和方法:收集2011-2013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由数名眼科医师拟诊为结膜异物肉芽肿的患者12例(12眼)。统计与分析结膜异物肉芽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学表现等。对组织进行CK、CD68和p63等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其中一例患者样本进行DNA鉴定。  结果:12位患者中男性4人,女性8人,男女比例1∶2。5/9的结膜异物肉芽肿发生于下睑穹窿结膜,3/9发生于下睑结膜。4/9例结膜异物肉芽肿患者镜下发现多边形棱角样弹性异物,2/9例外来毛发样异物,2/9例自身来源的毛发。3例皮样囊肿破溃伴异物肉芽肿者都发生于下睑结膜,并且其异物均为自身来源的毛发。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内的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来源于自身的毛发或外来的异物被多核巨噬细胞所包绕或吞噬,皮样囊肿患者样本可见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并可见破溃后遗留的复层鳞状上皮样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皮样囊肿破裂患者的样本中可见复层上皮和杯状细胞等上皮样结构,而单纯异物肉芽肿患者的样本中没有出现这些结构。对其中一例皮样囊肿破溃患者的样本中的毛发样异物与其自身血液和头发进行DNA鉴定,结果显示该毛发来源于患者自身。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肿块并辅以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患者症状消退且无一例复发。  结论:结膜异物肉芽肿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病年龄低,女性多于男性,单眼发病,下方穹窿部结膜多见。病理学特征为环绕异物纤维的异物巨噬细胞反应并伴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可以帮助鉴别结膜异物肉芽肿与皮样囊肿破溃后形成的异物肉芽肿。本疾病经手术切除可一次治愈。推测发病的因素主要与儿童容易接触到异物的环境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这提示我们要关注这些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并且及时更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其他文献
选择ASAⅠ~Ⅱ级颅内肿瘤而不伴有第四脑室梗阻, 需作开颅切除肿瘤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乙咪酯组,各10例.在麻醉诱导插管期,分别测定脑脊液和血液中内皮素(ET)和心钠
本系统把人工智能和质谱解析过程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质谱数据库,结合新的质谱匹配算法, 有效地降低解析过程的复杂性和提高了解决了质谱的解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