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储层量化表征方法研究——以郝家涧地区长7储层为例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非常规油气藏逐渐得到重视,致密油储层作为非常规油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量相当丰富,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研究致密油储层的成岩作用以及微观孔喉结构特征是储层评价的关键,因此对储层该特征进行量化表征至关重要。  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郝家涧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量化表征方法研究。由于致密油成因的复杂性,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对储层致密化程度影响相对较大,导致在不同区块致密油储层的特征也有所不同,致密油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微观孔喉结构对物性影响比较复杂,其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含油饱和度的求取相对困难。针对郝家涧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本研究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成岩演化过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其次通过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微观孔喉结构进行研究,对孔隙类型、孔喉大小及其组合、孔隙结构定量评价;最后在岩性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矿物成分的计算,进而开展储层物性以及含油性精细化评价。  通过以上研究取得如下认识:  (1)成岩作用对区内致密储层影响较大,压实胶结作用较强。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原始孔隙平均为33.6%,压实率为71%,胶结率为45%,在强烈的压实胶结作用下原始孔隙已基本消失,其平均值为1%,次生溶解孔隙率为13.8%。  (2)研究区主要发育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对岩性识别效果较好,细砂岩:AC<230μs/m,GR<95API;粉砂岩:230μs/m270μs/m,GR>135API。  (3)储层砂体喉道类型以片状喉道和弯片状喉道为主,其次为筛管状,少量的缩颈喉道,同时孔隙缩小型或点状喉道亦较少;研究区长7孔隙组合类型以溶孔-粒间孔、粒间孔、溶蚀型为主,含量分别为53.87%、21.58%、18.6%。  (4)随着大喉道个数和半径的增加,孔喉半径与渗透率相关程度增大,孔喉半径的变化是储层质量提高的关键;相等渗透率时,好的储层孔喉半径明显大于差的储层;随着砂岩储集性能的提高,孔喉半径快速增加。  (5)在孔渗建模的基础上,通过修正阿尔奇公式中的岩电参数进行致密储层含油性评价,根据岩电参数图版获取研究区a、b、m、n大小分别为1.305、1.1648、1.655、2.1018,根据试油试采资料得出研究区有效储层电性及物性下限为:AC>213μs/m, DEN<2.65g/cm3,RLLD>20Ω·m,>6.5%,PERM>0.03mD。
其他文献
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两项指标与悬架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被动悬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而半主动悬架由于其可以实现阻尼的可调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地域广阔,风力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风电设备安装机具的发展应运而生,但是国内安装机具主要依靠国外的支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制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风机桩基基础起吊机具,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推动我国风力发电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风力发电机组的几种基础结构,以桩基基础为
本文主要是为了解决研究区目的层开发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展开的基础地质研究,为了更进一步清晰宏观及微观下储层特征以及整个油层的分布,通过定性配合定量结果对比指示的研究
金属铜质地坚韧,延展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孔隙率较低,并具有典雅高贵的颜色,因此,铜镀层主要作为镀镍、镀锡、镀银和镀金的底层或中间层,以提高基体金属和表
开关模机构是玻璃器皿压制机成型玻璃器皿的关键部分,本文根据国内的玻璃器皿市场需求,结合当今快速设计技术当中的模块化设计技术、参数化设计技术等技术,进行了整体式开关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教育基础性教学学科,是学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基本.现代小学该如何进行数学教学,现就教学尽享浅要分析与探讨.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创建于2012年,是一所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拥有教职工105人,主体由江苏省重点中学斜桥中学初中部教师整体迁入,整合了新港初中、六三初中、大
期刊
随着电磁法勘探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二、三维正反演技术的不断更新,大规模计算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地电磁法的二维正演都存在需要求解大型稀疏对称系数矩阵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目前,岩性油气藏在我国油气勘探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变得同益重要。虽然当前岩性油气藏的勘探程度不如构造油气藏,但是勘探潜力巨大。因此,研究岩性油气藏非常有必要,而且前景
本文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地震和生产动态等各种资料,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为指导,建立了史六地区沙二段层序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应用沉积旋回法将目的层段逐级细分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