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系统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和抑制剂(PAI),此系统在蛋白水解,细胞迁移及粘附,组织重建,血管新生,以及肿瘤浸润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uPAR与配体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相互作用,激活纤溶酶,为肿瘤细胞提供局限在细胞膜表面某一部位的蛋白水解活性,降解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成分,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是失去磷脂酰肌醇(GPI)锚的uPAR变异体。许多研究发现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胸腹水或尿液中存在suPAR,且浓度高于健康人。实体瘤的研究表明它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早期转移,生存期等有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浆suPAR水平,进一步探讨其在恶性血液病患者诊断、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44例急性白血病(AL),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16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suPAR水平进行检测。动态检测了部分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患者治疗前、缓解后血浆suPAR水平,并对ANLL患者血浆suPAR水平在各亚型的差异,suPAR与外周血自血病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骨髓增生程度及乳酸脱氢酶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CML及MM患者化疗前血浆suPAR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L患者缓解后血浆suPAR水平降至正常,复发者血浆suPAR水平再次升高。难治性AL患者血浆suPAR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缓解者(P<0.05)。M4、M5中文摘要患者血浆Sul〕A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05)。MZ、M:,患者血浆S、」PA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 .05)。AN比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成正相关(r=o.691,P<0.05)。八NLL患者血浆suPAR水平明显升高组(>.40ng/ml)完全缓解率、髓外浸润发生率较非明显升高组(<5.40ng/ml)高(}汉0.05),出血的发生率在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尸>.05)。MM患者中IgM型血浆SuPAR水平最高(6.18士3.6ing/m1),其次为不分泌型、垅G型和IgA型(4,43士1.55ng/ml、4.00士0.95ng/ml、3.50士l.6Ong/nll)。IgG型和不分泌型MM患者血浆suPA尺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血浆Sul)从水平与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成负相关(r=一643,P<0 .01);与血沉、血肌醉成正相关(r二0.5 19,P<0.05:r=0.764,P(0.01)。 结论血浆SuPAR水平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型有一定帮助;有助于判断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评价疗效、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并可能提示不良预后。